為進一步確保相關稅費優惠政策落細落實,稅務總局決定以“減稅費優服務?助復產促發展”為主題,從4月1日起啟動第29個全國稅收宣傳月,把“帶溫度”的稅費優惠政策送到每一位納稅人、繳費人的...
青島:稅收賦能助力打造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
半島網9月1日訊 8月12日,青島出臺支持工業互聯網發展“20條”措施,包括構建完備的工業互聯網生態、打造國際領先的工業互聯網平臺、發展全鏈條的工業互聯網體系等。這是青島工業互聯網高質量發展的總綱性文件,也是打造青島“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的有力抓手。青島也由此成為國內首個出臺綜合性工業互聯網套餐性政策的城市。
察勢者智,馭勢者贏。制造業的轉型升級,最大的機遇是工業互聯網。青島早在2015年就開始布局工業互聯網,海爾響應號召,在全球率先推出工業互聯網卡奧斯平臺。該平臺是具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全球首家引入用戶全流程參與體驗、連接全生態、全要素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平臺將用戶個性化產品實現流水線智能化大規模制造,生產效率因此提升了60%。目前,這一制作模式已在20個國家的12大行業實現推廣落地,為全球用戶提供衣、食、住、行、康、養、醫、教等全方位的美好生活體驗。
稅收助力工業互聯網
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張瑞敏介紹,海爾集團通過轉型,探索打造卡奧斯工業互聯網平臺,在疫情沖擊下,6月份銷售額和利潤率仍實現兩位數增長。
“海爾取得的成績離不開稅務部門的鼎力支持。”海爾集團稅務部長劉忠勝說,“僅疫情期間,企業所得稅捐贈稅前扣除、增值稅及附加減免、延期納稅、房產稅和土地使用稅減免等一系列優惠政策落地,就為海爾集團累計節稅1500萬元。不僅為海爾集團應對疫情提供了資金支撐,也促進了企業的轉型升級。”
據了解,近些年來青島市稅務局針對海爾特別是卡奧斯工業互聯網的轉型發展,不斷優化服務方式,與海爾集團ERP系統互聯互通,搭建全國首例具有工業互聯網特征的稅企直連平臺“智稅通”,涵蓋納稅信息全景監控、企業基本信息跟蹤、智能退稅、智能申報、風險智能自檢、政策咨詢一點通、智問等綜合稅務管理平臺,幫助企業財務人員縮短申報準備和辦理時間95%以上,涉稅業務錄入數據減少90%以上。
通過“智稅通”平臺上開發的“退稅寶”功能,直接為海爾集團釋放流動資金8億元,年節約財務成本3000余萬元。
海爾集團總裁周云杰介紹,通過減稅降費釋放出的大量“真金白銀”,為打造工業互聯網卡奧斯平臺提供了強大的資金支持。現在海爾實現了從“中國制造”到“中國智造”的跨越,初步奠定了與德美探索相比肩的全球工業互聯網“第三極”的地位。
工業互聯網賦能大中小企業
山東省委常委、青島市委書記王清憲說:“工業互聯網不是傳統工業模式的新工具,而是對傳統工業組織形式的重塑,打通了研發、采購、生產、流通、消費等產業鏈各環節,是新的工業組織模式。”海爾卡奧斯工業互聯網作為在工信部雙跨工業互聯網平臺中排名榜首、在全球工業互聯網領導者象限位列第一的平臺,已聚集3.4億用戶和390多萬家生態資源。在通用型模塊技術支撐下,卡奧斯可接入各個層級的企業和平臺,大企業找解決方案,小企業找賦能模塊,實現為百業助力,推動新舊動能轉換。
平臺培育,助力大企業升級產業結構。青島啤酒是最早的啤酒生產企業之一,悠久的歷史,使他成為啤酒行業的龍頭企業,也為它帶來了產業結構老化、飲料上下游企業小而散、高耗能高排放等行業痛點。啤酒花與工業互聯網融合會產生怎樣奇妙的“化學反應”?青島啤酒的負責人介紹,自從布局工業互聯網,在卡奧斯工業互聯網平臺上,打造啤酒飲料行業子平臺,率先建立啤酒飲料行業網絡化、數字化、智慧化樣板后,訂單增加了35%,成本降低8%,帶動產值增加300億,四年業績倍增,青島啤酒進入全球第一陣營。
企業改造,帶動中小企業轉型升級。榮成康派斯汽車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成立僅6年的中小型企業,其生產的房車卻從研發弱、成本高、訂單少的境況升級到智慧出行的全國十大房車品牌。怎么做到的?原來,之前榮成康派斯汽車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實施基于卡奧斯工業互聯網平臺的動力產業鏈協同管理服務,對房車生產線進行智能化改造。改造后,產品溢價63%,成本降低7.3%,訂單增加了62%,榮成康派斯躍居成為智慧出行的典型代表。
在青島,目前已經認定的包括卡奧斯在內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共有8個,認定海爾空調膠州互聯工廠等33個智能(互聯)工廠、青啤五廠數字化車間生產系統等81個數字車間和特銳德KYN28柜自動化生產線等236個自動化生產線。
下一步,“20條”措施將發揮用開放、市場的邏輯驅動產業發展的優勢,統籌布局建立“工業賦能”“未來城市”兩場場景清單;以企業需求為導向制定人才政策,靶向引進和培養工業互聯網人才,變政府“端菜”為企業“點菜”;每季度發布不低于200個“工業賦能”場景和50個“未來城市”場景,持續構建完備的工業互聯網生態和體系,加速“中國制造”轉型升級,全力打造“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
通訊員 柳祖巖 周萍萍 半島全媒體記者 徐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