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時評:電影院復工 信心抵萬金
我們已經等到了電影院重啟的這一天,這是美好的開始。如何給整個電影行業和從業人員多一點關心和愛護,是當下非常關鍵的問題。希望相關部門認真落實通知中的政策,加大對電影院的幫扶力度。
本報評論員 王學義
7月19日,青島市文化和旅游局發布通知,鑒于青島市全域均為低風險地區,在做好各項防控措施前提下,全市電影院可于7月20日恢復開放營業。
電影院終于復工了,又能看到大銀幕了。這當然是好消息,也是復工復產的進一步深化。如今,電影行業在國民經濟中所占比重越來越大,從業人員眾多。自從1月份院線電影陸續撤檔及調檔,至今已有170多天,電影院成為受疫情黑天鵝沖擊最嚴重的行業之一。當然,這是疫情防控的客觀需求和必要手段,實屬不得已而為之。而今曙光終于來臨。顯而易見,電影院復工有利于激活經濟活力,讓“六穩”“六保”穩步推進。
電影院復工也事關公眾的精神生活需求。這預示著我們的生活又向正常化邁出了一大步。當今社會,精神需求必不可少。“電影是造夢的藝術”,去電影院看電影,看似無關緊要,卻也是眾多消費者生活的“剛需”。當人們重新坐回電影院的那一刻,心中難免百感交集,也會更加珍惜戰疫成果的來之不易。
必須強調,電影院復工并不代表著可以不再設防。就像新近發布的通知中所言,“要把疫情常態化防控放在第一位,認真落實疫情防控主體責任”。《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電影放映場所恢復開放疫情防控指南》也有明確規定,尤其是要嚴格執行網絡實名預約售票、每場上座率不能超過30%、原則上不售賣零食和飲料、影廳內原則上禁止飲食、合理安排場次等具體規定。我們每一個人、每一個環節,都應該繃緊防疫那根弦,這既是對自己和他人負責,也是對電影行業的發展負責。
當然,限流、禁止飲食等規定,難免會對影院的經營造成一定影響。排隊間隔、環境消毒等也會讓觀影體驗有所改變,觀眾開始或許會有些不習慣,但相信很快就可以適應。無論如何,我們已經等到了電影院重啟的這一天,這是美好的開始,對此應該有信心。而且,任何一個行業在復工,都需要經過一個過渡期,對此應該理性看待。而站在院線的角度來說,如何引入好的片源,科學安排檔期,也至關重要。畢竟,如今是內容驅動票房的時代,即便是疫情期間,觀眾的審美也并未停步。
電影院復工,信心抵萬金。如何給整個電影行業和從業人員多一點關心和愛護,是當下非常關鍵的問題。希望相關部門認真落實通知中的政策,加大對電影院的幫扶力度,有條件的區(市)可在文化惠民消費活動中對電影院和觀影消費給予定向支持。而我們也不妨行動起來,有空去看場電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