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時評:以平臺思維打造膠東人才高地
實現膠東經濟圈一體化,人才是核心,是關鍵支撐,必須打造人才高地,從體制機制上打通經脈。人才聯盟是平臺思維的突出體現,作為人社一體化合作新平臺,可以鏈接更廣泛的資源,對招才引智有巨大的推動作用。
本報評論員 王學義
7月12日,記者從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獲悉,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近日簽發一系列文件,標志著膠東經濟圈公共就業與人才服務聯盟(以下簡稱“人才聯盟”)正式成立并啟動運行。這一膠東經濟圈人社一體化合作新平臺,是由青島市人社局牽頭推動、山東省人社廳支持保障、煙臺濰坊威海日照人社局共同籌建的。
實現膠東經濟圈一體化,人才是核心,是關鍵支撐,必須打造人才高地,從體制機制上打通經脈。人才聯盟是自省委省政府推動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以來,首個由省直部門發文并全方位參與和支持共建的膠東一體化業務合作事項,因此備受矚目。成立人才聯盟,目的就是要通過在膠東各市打破壁壘、取消掣肘、消除障礙,推進五市人社業務融合貫通,逐步達到“就業創業協同共建、人才人事攜手共贏、社會保障便利共享、勞動關系聯手共治”。眼下,膠東經濟圈一體化日漸深入人心,成立人才聯盟可謂恰逢其時,也意義重大。
人才聯盟是為了推進膠東經濟圈一體化而打造的一個創新型的人才圈,有利于增大膠東經濟圈人才版圖的縱深。膠東各市支柱產業發展不盡相同,在以往城市“單打獨斗”的時代,很多高級人才囿于地域,所展現能力的舞臺有限,施展才華的空間不足。而今,人才聯盟啟動,意味著膠東各市之間的壁壘將逐步消除,覆蓋膠東經濟圈的智庫網絡呼之欲出,人才市場的一體化翹首可待。人才可流動性更強,就能在流動中實現更大價值。對于各市的不同行業中的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來說,這無疑是一個福音。
人才聯盟是平臺思維的突出體現,作為人社一體化合作新平臺,可以鏈接更廣泛的資源,對招才引智有巨大的推動作用。當前,“搶人大戰”仍在如火如荼地進行。現實中,人才除了考慮薪酬待遇和生活質量之外,也非常重視發展機遇和空間,看重與自身職業規劃相輔相成的城市產業規劃和發展環境。尤其高端人才更是如此。在以往城市“單打獨斗”的情況下,各市的盤子相對較小,有些人才可能看重了某地的產業,卻未必會對城市滿意,因此導致外流北上廣。成立人才聯盟之后,整個膠東經濟圈的平臺更大,更便于人才選擇能實現自己才華的產業。這既可以豐富膠東經濟圈人才結構,也能積極推動各市的經濟社會發展。
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讓人盡其才,需要良好的環境。打造膠東人才圈,也需要推進人才公共服務一體化,讓人們享受更便利的生活。此次與人才聯盟相配套的,還有24項人社一體化合作事項,圍繞發展所需和百姓所向,給出了詳細方案。其中,包括推進社保卡“一卡通用”、推進醫學專家庫資源共享等。顯而易見,一系列政策的含金量高,針對性強,直擊當下制約人才發展的“堵點”。期待相關政策早日落到實處,讓更多英才匯聚膠東、融入膠東、扎根膠東,為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貢獻智慧,也為自己的人生書寫輝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