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時評:延續網課風口 平臺須嚴把關口
□羅小虎
有網友近日發現,在抖音等多個短視頻平臺上,嚴肅教育內容忽然火了起來。一些此前很少能看到的嚴肅課程,獲得推薦的機會明顯增加。這也使得很多學生在返回學校之后,課余時間重新喜歡上“網課”,只不過上課的不再是自己的老師,而是一些線上名師。(6月13日中新網)
傳播學者麥克盧漢說“媒介即訊息”,認為媒介不光是訊息流通的渠道,更應該提供有意義的訊息。如今,我們已經逐步進入一個“短視頻時代”,隨著5G技術的應用,這一時代的來臨會更加迅速。別的不說,作為互聯網原住民的“后浪”們,很多都深深喜歡上了短視頻。
從這個層面來說,近期短視頻平臺的變化是可喜的,也是當前教育輸出的一個趨勢。據報道,抖音、今日頭條、西瓜視頻平臺近日推出“學浪計劃”,三方將投入百億流量,扶持平臺教育創作者。應該說,要想讓嚴肅教育內容“被看見”,的確需要流量扶持。因為相對其他類型的內容,用戶接收教育信息的主動性更弱。如果那些用心做嚴肅內容的用戶長期得不到粉絲的關注,是很難堅持下去的。而且,在讓他們“被看見”的同時也能獲得收益,會進一步激發創作激情,也有助于用優質內容來改善當下短視頻的內容的生態。
站在眾多青少年的角度看,此前的一段時間,很多人都養成了上網課的習慣。短視頻平臺的這一變化也是因勢利導,讓通過互聯網進行學習的良好習慣保持下去,讓網課的風口延續下去。而這就對短視頻平臺的嚴肅課程內容提出了要求,要讓青少年真正學到東西,而不能把知識當成一種噱頭,換句話說,要讓人們看門道,而非只是看熱鬧。畢竟,“教育無小事”,短視頻平臺必須嚴格把關,讓“線上名師”名副其實,認真核實資質,堅決杜絕偽名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