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時評:網絡婚戀服務平臺亟待規范引導
羅志華
若不是“良心發現”的“情感導師”打來電話,花了51388元購買情感挽回服務的李卿,還沉浸在挽回前男友的夢里。李卿的情感挽回服務是在“小鹿情感”平臺上購買的,這是一家提供婚戀挽回、戀愛教學、情感咨詢等服務的線上服務平臺,自稱注冊用戶達1200萬,入駐的專業咨詢師有3000多人。公開資料顯示,“小鹿情感”多輪融資達數億元。(5月6日《新京報》)
李卿的遭遇并非個例,跟她有類似遭遇的人,曾建了一個500人的微信群維權,共同針對“小鹿情感”進行維權。問題這么多,但網店照開,騙術依舊。這首先說明,監管力度有待加強,比如針對專業咨詢師的資質混亂、收費過于昂貴、偶有涉黃內容等問題,不僅要明確規則,而且要重拳出擊。既要讓店家有合法經營的自覺性,也要讓他們有章可循,有規則可守。
還要看到,“小鹿情感”和電商平臺銷售模式相似,只是一個負責引流的平臺,平臺再和其他入駐的商家分成。這種模式的弊端是,一旦入駐的商家欺騙了消費者,平臺就會以“是對方公司騙你,不是我們平臺”等理由來推脫責任。但《電子商務法》第三十七和三十八條明確,平臺經營者要承擔連帶責任,假如入駐平臺的商家出現欺客現象,平臺當然不能當甩手掌柜。將類似欺詐的更多責任算在平臺頭上,平臺才會強化自身監督的責任。
“小鹿情感”所存在的問題,其實是網絡婚戀服務的一個縮影,近年來,網絡婚戀服務方面的問題頻現,服務人員資質不足、流動性大、收費隨意、服務質量難以評估等,是這一行業所面臨的普遍現象。筑高準入門檻,嚴控從業人員,并對服務內容和標準加以規范,如此引導,方能將網絡婚戀服務盡快導入正軌,避免部分消費者掉入陷阱當中,情感得不到撫慰不說,反而平添許多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