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強“四心”,做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的戰士
海報特約評論員 劉洋
疫情是一塊試金石,考驗著每名黨員干部的斗爭意志、斗爭精神。面對疫情,唯有斗爭,才能取得勝利。不敢斗爭,或者疫情面前只顧及自身利益,就會在這場“大考”中敗陣下來。當前疫情形勢依然嚴峻復雜,黨員干部要始終繃緊斗爭這根弦,增強“四心”,做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的戰士。
做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的戰士,必須增強必勝之心。面對疫情,信心比金子重要,必勝的信心是“定心丸”、更是“強心針”。但是,必勝的信心不會憑空產生,信心源于底氣,底氣源于沖鋒在前的擔當。現在疫情正處在膠著對壘狀態,領導干部要更需要拿出戰勝一切敵人而不被任何敵人所屈服的大無畏精神,以“越是艱險越向前”的昂揚姿態、以“斗罷艱險又出發”的頑強意志,當先鋒、打頭陣,團結帶領人民群眾共克時艱,用行動增強必勝的底氣,用必勝的底氣提振戰勝疫情的士氣。
做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的戰士,必須增強責任之心。大事難事看擔當,勇于將使命職責扛在肩上就是擔當。疫情當前,擔當意味著直面風險、困難與挑戰,而化解風險、克服困難,就需要黨員干部敢于斗爭、善于斗爭。廣大黨員干部要用好“疫”線這一實踐鍛煉的“戰場”,主動投身到疫情防控中,靠前指揮、主動擔當,做到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同時,還要積極作為、善于作為,當前要做好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嚴格防控與保障人民群眾生活“兩手抓、兩不誤”,強化“六穩”舉措,有序恢復生產生活秩序,切實把初心落在行動上、把使命擔在肩膀上。
做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的戰士,必須增強仁愛之心。生命重于泰山,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與身體健康,是與疫情作斗爭的出發點與落腳點。疫情防控斗爭越是膠著,黨員干部越要站穩人民立場,強化為民情懷,不僅要為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筑牢“銅墻鐵壁”,還要確實解決人民群眾面臨的實際困難,抓好“米袋子”、拎穩“菜籃子”,切實保障基本民生,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解群眾之所憂,當好人民群眾的貼心人,讓人民群眾更加安心順心。
做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的戰士,必須增強謹慎之心。“逆水行舟用力撐,一篙松勁退千尋”。經過艱苦努力,雖然疫情防控形勢積極向好的態勢正在拓展,但也必須清醒的認識到疫情防控工作的復雜性。疫情防控正處在最吃勁的關鍵階段,容不得半點懈怠,否則一處失守,可能會帶來嚴重的后果甚至前功盡棄。“居安而念危,則終不危;操治而慮亂,則終不亂。”黨員干部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韌勁,把各項決策部署抓實抓細抓落地,牢牢把握工作主動權,全面打贏疫情防控這場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