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疫情,青島教育系統紛紛行動起來,為防控疫情進行廣泛宣傳,科學地指導家長和學生居家學習生活,保證停課不停學。為了更好地進行疫情防控,減少疫情對師生、家長的影響,彼此借鑒好的經驗做...
直面疫情·校長訪談|青島五十八中校長袁國彬:師生合力上好特殊時期的人生大課
半島記者 孫雅琴
面對疫情,島城教育系統紛紛行動起來,為防控疫情進行廣泛宣傳,科學地指導家長和學生居家學習生活,保證停課不停學。為了更好地進行疫情防控,減少疫情對師生、家長的影響,彼此借鑒好的經驗做法,半島教育開通“直面疫情·校長訪談”專欄,特邀島城各學校校長作客,來聽聽在疫情防控期間,他們都是如何應對的。
本期對話人物:青島五十八中校長 袁國彬
記者:學校是如何應對疫情防控的?停課不停學期間都有哪些舉措?
袁國彬: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大家的學習生活節奏,在居家做好防控的同時,五十八中的師生們以實際行動投入到戰勝疫情的阻擊戰中。老師們恪盡職守,用多種平臺實現遠程教學、心理疏導等,突破空間,將關愛送達給每位同學;同學們居家學習,不隨意外出,利用好這次特殊的學習機會,思考人生意義,通過力所能及的捐贈等方式支援疫情防控工作,家國情懷進一步加深;同時,良好的家校關系也發揮了作用,家長、師生合力,努力實現教育效益最大。
停課不停學期間,老師們的敬業精神很令人感動。各教研組老師有序地開展“空中集備”,有導學案準備人員、課程設計人員、PPT制作人員、微課制作人員,老師們雖然身處不同的空間,但是通過線上集備把大家的智慧匯總到了一起。有的老師家中沒有手機支架,就利用簡易工具自制支架;有的老師家里孩子小,就在深夜孩子睡了之后錄制;有的老師技術不熟悉,就在群里隨時學習……在老師們的共同努力下,一批高質量的課程被開發出來,為同學們的居家高效自主學習奠定了堅實基礎。與此同時,教師們通過微信、QQ及在線教學平臺與學生進行答疑,互動,直至深夜還在線解疑答惑。
學校的技術團隊也發揮了重要作用,為老師開通最大權限的賬號、匯總各種微課制作軟件、匯總推送各種學科備課資源……隨時解決老師們遇到的各種問題。疫情帶給我們的是教學方式、學習方式的改變,而更多的則是觸動心靈的思考!
記者:對于延期開學,師生和家長是如何共同應對疫情影響的?
袁國彬:延期開學,學生長時間在家中學習,不能外出,容易產生思想懈怠、學習倦怠等。五十八中組織開展了系列主題活動,讓學生的居家學習生活更加充實。校領導帶頭上好開學第一課,給學生寫一封信;班主任、任課老師、備課組等通過書信、視頻會議、心里話、學科寄語等方式與學生交流;體育老師錄制居家鍛煉視頻;心理老師開展網絡居家心理防護課,引導學生研究疫情思維導圖等;學生處發出“家務勞動正當時”致學生一封信,讓每位同學的居家學習生活都能勞逸結合、豐富多彩。
記者:學校在關愛抗疫一線醫護人員子女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袁國彬:學校重點關注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的醫護人員子女,校級領導牽頭,級部負責落實,班主任具體實施,各任課教師參與,直至每一名學生。老師關心學生在家中的情況,指導學習方法,和家長緊密聯系,關注學生心理發展;班主任定期匯總醫護人員子女在學習、生活尤其是各科學習方面遇到的問題,及時解決。這些做法也是為了解決醫護人員的后顧之憂,是學校對國家工作的支持。
記者:您認為疫情對今后的教育有哪些啟發?對目前居家的學生有哪些建議?
袁國彬:疫情啟示家庭、學校、社會都應該對學生更好地進行生命教育,關注自身和他人健康。引導學生做好自己的事情,那就是讀好書,使自己“知責任,講誠信、懂感恩、能寬容”,練就一身硬本領,像鐘南山院士等人一樣將來更好地服務人民、報效祖國,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獨立性”。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一個擁有獨立能力的孩子,能夠管理好自己的學習,也能夠獲得屬于自己的分數。
本次疫情中涌現出來的感人故事也是一本很好的教科書。一批批醫療隊員、軍人奔赴抗疫一線,黨員干部、公安干警堅守崗位,有人加班加點保障物資供應,有人主動報名做志愿者,還有人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崗位上默默奉獻……對于同學們來說,你們所應該做的就是科學合理、有序有效地安排好自己的居家生活,盡好學生的本分。居家學習就是要兌現你們“在家庭做個好孩子,在社會做個好公民,在學校做個好學生”的承諾!過去我們希望大家做到以校為家,現在要求大家以家為校!
同學們,居家學習是一種自我挑戰,是一種考驗,相信大家憑借在校期間養成的自主學習習慣和嚴格自律的生活習慣,一定能夠挑戰自我,戰勝自我!這會使你們增強奮斗的勇氣,體驗到成長的喜悅,成為人生的寶貴財富。你們要利用好這段時間,鍥而不舍,發揮優勢,實現彎道超車,勝利必將屬于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