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即農歷新年,是一年之歲首、傳統意義上的年節。俗稱新春、新年、新歲、歲旦、年禧、大年等,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歲、過年、過大年。春節歷史悠久,由上古時代歲首祈年祭祀演變而來。春節的...
平度春節非遺展示傳承活動80余場,內容豐富形態多樣
平度將在春節、元宵節期間開展豐富多彩的非遺展示、傳承活動。
文/圖 半島記者 鄔明洋 鄭陽
春節民俗文化透過時光的沉淀和歲月的變遷一直延續至今。而在文化底蘊深厚的平度,在守正創新中,平度的年味也越來越濃厚。一方面,在廣袤的平度農村大地,農民群眾堅持傳統的春節習俗,守住了濃濃的年味;另一方面,由政府搭臺,民間唱戲,創新地將絢麗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傳統民俗文化融入到春節期間的80余項文化活動中,通過文藝輕騎兵、非遺大集、希望的田野、鎮街春晚等多種走基層、接地氣的形式,讓春節的歡樂持續上演,活躍了群眾的春節文化生活。
1月20日,半島記者來到平度市舊店鎮鄭家村,見到了今年70歲的老村主任、老黨員鄭明光,從20歲結婚,到現在70歲子孫滿堂全家17口人,家人一起過春節一直是鄭明光堅持的傳統。
大年三十,鄭明光早上一起床便會安排家里的小輩人給家里貼上對聯,掛上大紅燈籠,自己則會準備食物獻給前輩。
下午鄭明光會去祖墳“請神”,隨后家人開始吃除夕夜的第一頓飯。吃飯后全家人會聚在一起,聊聊這一年過得如何,大家對新的一年的憧憬等,伴著電視機里響著的春晚的聲音,不知不覺就到了零點。
嚴格地說,春節是從零點開始的。鄭明光首先會燒紙。同時鄭明光的妻子及兒媳便開始下餃子,吃完餃子后,就開始拜年了。凌晨兩點左右,除夕夜算是吿一段落,大家都會回家休息,睡個好覺。
1月19日,宗家莊木版年畫、泥塑、面塑、剪紙、雕刻、陶藝、刺繡、布藝、燭竹馬、扛閣、東關鑼鼓、羅漢螳螂拳、新河地龍拳、銅塑、木雕等集體亮相平度非遺大集,平度市文化館館長袁衛忠告訴半島記者,由平度市文化和旅游局主辦,市文化館承辦的平度市2020年非遺巡展將在春節、元宵節期間開展,有內容豐富、形態多樣的非遺展示、傳承活動,活動場次共計80余場,展示平度地方特色和民間優秀傳統文化魅力,增添春節喜慶氛圍,讓春節喜慶歡樂的氣氛一直持續到元宵節前后。
- 抗戰勝利80周年主題展今起面向公眾開放
- 鑒往知來,跟著總書記學歷史丨走進這座紀念館,傳承偉大抗戰精神
- 青島故事|專注造“心”,出口30余國家和地區,為80余世界名企做配套,這家企業叫響“青島制造”
- 洪災造成近80人死亡超40人失蹤,特朗普簽署重大災難聲明,當地官員:不知道,不清楚,沒預警
- 青島平度42℃!97個站超37℃高溫!山東“桑拿天”超長待機
- 7·8全國保險公眾宣傳日|平安產險平度支公司:開展“愛和責任 保險讓生活更美好”宣教活動
- “80后”江蘇泰州市委常委秦猛已任泰州市常務副市長
- 財經觀察丨家族“內斗”落幕?杉杉股份創始人之子成“老賴”,此前80后繼母上位
- 太平人壽青島分公司開展“紅色薪火代代燃”紅色傳承 暨“保險進社區”宣傳活動
- 銘記歷史|三代從軍,一個紅色家庭的信仰傳承與熱血報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