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見·這項事業,總書記為何強調必須“一代接一代干下去”
20日中午,習近平總書記率中央代表團抵達拉薩,出席西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慶祝活動。
西藏工作是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的心頭之重,援藏干部這支特殊的隊伍始終牽系著關注的目光。
1998年6月,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的習近平同志第一次入藏,就是接送援藏干部。“當時的路況非常險,還好沒有遇到滑坡,窄的地方橫著兩根木頭,我們下來搬。福建派去援藏的,到墨脫那都是騎著馬進去的。”2021年赴西藏考察期間,回憶起當年場景,總書記不禁感慨。
2011年,習近平同志第二次進藏,再次談到援藏干部,“一批批援藏干部,帶著黨的殷殷重托和全國人民的深情厚誼,以造福各族群眾和促進民族團結為己任,繼承和發揚‘老西藏精神’,為西藏的改革發展穩定做出了突出貢獻。”
2021年那次進藏,見到曬成古銅色的援藏干部們,總書記十分動情:“援藏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的一個崇高精神,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個顯著優勢。缺氧不缺精神,這個精神就是革命理想高于天。你們在高原上,精神是高于高原的。”
“高于高原”的這重精神,如何去理解?
是奉獻。許珠武,中央政策研究室援藏干部,11年援藏生涯,立志“做不了高原擎天柱,就做雪域筑地泥”,妻子顧淑華從援藏家屬到援藏隊友,一干就是六年。
是無畏。水利部援藏干部程兵峰,被一塊20厘米滾石擊暈,造成顴骨粉碎性骨折,依舊堅守崗位;援藏教師鐘揚,收集了上千種植物的4000萬顆種子,因車禍離世;援藏醫生趙堅突發疾病因公殉職,年僅38歲……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顯著優勢”,又體現在哪里?
1994年7月,黨中央召開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談會,確定了“全國支援西藏”的方針和“分片負責、對口支援、定期輪換”的援藏模式。
“要搞好對口支援西藏工作,優化援藏干部人才結構,把優秀人才選派到條件艱苦和情況復雜地區去磨煉意志、增長才干”“中央支持西藏、全國支援西藏,是黨中央的一貫政策,必須長期堅持,認真總結經驗,開創援藏工作新局面”,在中央第六次、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上,總書記對援藏工作作出明確部署。
如今,17個省市、76家中央和國家機關部委及人民團體、1戶中管金融企業、27戶中管企業共同參與援藏工作。一個又一個項目轉化落地,改變高原群眾生活,折射出援藏工作發揮的巨大作用。
全國上下一盤棋、集中力量辦大事,社會主義制度優勢在援藏工作中充分彰顯。援藏是橋梁,援藏干部牢牢把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一主線,大力推進交流交往交融,把援藏省市、單位和雪域高原聯系起來,幫助西藏解決發展難題,也讓民族大家庭團結得更緊密。
一件一件抓落實,援藏干部立志“做事、做好事”,讓各族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福建援藏干部在昌都奮力推進大骨節病防治,為當地群眾帶來健康與安寧;浙江援藏干部在那曲建設高原美麗鄉村杭嘉新村,書寫“千萬工程”經驗的高原篇章;上海援藏干部在日喀則定日地震災區參與重建森噶村,爭分奪秒讓群眾安心入住新居……
“這個事情必須一茬接一茬、一代接一代干下去。”風雨無阻向前進,前赴后繼揮灑青春與汗水,廣大援藏干部將同西藏各族干部群眾一道,續寫世界屋脊新的發展奇跡。
策劃:王斌來、杜尚澤、袁 泉
撰文:葉 琦、徐馭堯
編輯:溫 騰
海報:陳曉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