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在線 | 線下租酒吧桌位誘導消費 警惕飯托酒托新套路 已有多人中招
幾杯雞尾酒,幾份簡單餐品,以為是浪漫約會,結果錢包被掏空。有人半小時就花掉七千元。飯托酒托詐騙,并不是什么新騙局,然而近段時間,老騙局又有了新演變,詐騙團伙線上交友引流,線下租賃酒吧桌位,在短短幾天的時間,詐騙得手十幾萬元。來看看發生在上海街頭的一幕。
盡管王先生聲嘶力竭地想要阻攔這對男女的腳步,但畫面中的女子就仿佛沒聽見一樣,緊緊拽著身旁的男士,大步流星地前行,連頭都不回。王先生見狀加快了腳步追了上去,此時那名男子發現了身后有人追自己,便掙脫了同行女子的手,停下了腳步。女子發現后,依然裝作無事發生,企圖繼續拽著男子前行。
畫面中的這位女子到底做了什么事情讓王先生如此生氣呢?原來,當天早些時候,王先生就曾報警求助,稱自己險些落入騙局,而對他實施詐騙的對象,就是他視頻里的女子。
王先生告訴民警,他與這名女子是在網絡上相識的,對方自稱叫曉菲。
在接下來的聊天中,王先生發現他和曉菲不僅年齡相仿,而且志趣相投。曉菲說,自己也和王先生一樣,社交圈子比較窄,所以才想著在網絡上尋找潛在的戀愛對象。
聊了一天后,曉菲主動提出想見面,于是她約了對方在一家商場門口見面。雖然王先生家距離那個商場50多公里,但還是欣然答應了。第二天,他提前半個小時到了約定地點。令他沒有想到的是,見面之后曉菲的一個提議,讓原本滿心期待的他一下子興致索然了。
眼看著曉菲一心只想進沿街的一家酒吧,王先生的心里立刻戒備起來。因為一年前,他有過類似的經歷。
在發現對方目的不純后,王先生不愿再糾纏轉身離開了這家店。可走到十字路口,他越想越氣憤,于是打了報警電話,并氣沖沖折返了回來。
沒想到,在短短幾分鐘的時間里,當王先生返回到那家酒吧時,就撞見曉菲帶著新的目標進店消費,于是他立馬沖了進去,想要拆穿曉菲的騙局,然而,曉菲一看到氣勢洶洶的王先生,馬上拉著對面的男子起身離開,之后便發生了視頻記錄下的那一幕。
王先生在阻攔下前來赴會的男子后,就繼續去追曉菲,但是中途,卻被一名男子攔了下來。
欲留住酒托女子 卻被人阻攔
王先生本想在警方趕到前留住這名叫曉菲的女子,但沒想到突然出現一名男子阻攔了他。那么,這名男子是誰?他跟曉菲是什么關系?又為什么要阻攔王先生呢?
就在這時,警方趕到了現場,對在場的兩名當事人進行詢問。
相比于王先生的憤怒,阻攔他的男子卻顯得格外平靜,他告訴民警,自己姓趙,既不認識王先生也不認識曉菲,只是在路過時看到一名男子在糾纏一名女子,這才站出來為女方解圍。
事情真如趙某所說的這樣嗎?那為什么王先生說趙某一開始聲稱自己是曉菲的表哥呢?看來,事情并不像表面這么簡單,于是,警方將雙方帶回了派出所,展開進一步詢問。
與此同時,辦案民警也找到了那個被王先生勸阻的男子了解情況,這名男子說,自己在酒吧消費了500元,經過協商后,店家把這500元全部退給了他。
上海市公安局寶山分局楊行派出所民警 沈洋:我們了解到,他這五百多元其實只點了三杯雞尾酒。我覺得,這個套路和我們以前辦過的案件,套路是一樣的。通過網上交友的方式,誘導到指定的地點,進行高消費。
經過一系列的調查,辦案民警已初步掌握了案情。他們分析后認為,此時還不是收網的最佳時機。
為解開謎團 前往酒吧一探究竟
昂貴的酒水價格,頻繁更換的約會對象,以及身份前后矛盾的趙某。警方分析認為,隱藏在這家酒吧背后的,是一個打著約會的幌子,實施酒托詐騙的團伙。那么,這個團伙究竟有多少人?趙某又是否跟他們有關聯呢?為了解開這些疑問,辦案民警決定喬裝成顧客,前往那家酒吧,一探究竟。
這就是民警在進那家店消費時拿到的菜單,其中關于雞尾酒的價格,店內最便宜的一款雞尾酒16元,而最貴的一款雞尾酒售價是50元,無論怎么點都不可能出現3杯雞尾酒消費500元的情況。
那么,那天被王先生勸阻的那名男子是為什么會在只點了3杯雞尾酒的情況下被收費500元的呢?辦案民警繼續坐在店里觀察著形形色色的客人,果然發現了端倪。
上海市公安局寶山分局楊行派出所民警 沈洋:我發現他們其實分兩撥,一撥是正常經營的,你正常過去消費,他們正常接待,網上這種團購價格都有。然后另外一撥就是不正常的,有女的帶進去的,這個時候他們有另外一份酒水單。
在了解到這家店用陰陽菜單來欺騙上鉤的顧客后,辦案民警準備進一步摸清這家店究竟有多少酒托,于是他們不動聲色地結賬走人。之后,警方調取了酒吧周邊的公共場所視頻,發現了一個熟悉的身影經常出入這里,這個人就是自稱為曉菲解圍的路人——趙某。
此外,警方梳理公共場所視頻發現,那名自稱曉菲的女子經常出入這家店,每次來都帶著不同的男子來消費。除了曉菲以外,還有兩名女子也是這家店的酒托。
上海市公安局寶山分局楊行派出所民警 沈洋:都是一個女的搭著一個男的,這種一對一的形式。她們每天都是帶不一樣的人,然后還有點很奇怪,然后我們發現她們跟這些男的約會之后,她們不回去的。她們會躲在周圍的小區里面,過了一段時間,她們再去接另外一個男的,再把他們接到酒吧里。
警方順藤摸瓜,聯系了幾位被害人,他們有的因為嫌丟人,選擇認倒霉,基本不會報警;即使有人想討個說法,也會被店家按住。
經過一系列偵查,警方發現這個詐騙團伙一共有5人,各有分工。其中,曉菲和另外兩名女子是酒托,負責在網上物色作案目標以及帶他們進店消費;張某扮演服務員,負責遞高價酒單及收銀;而趙某實際上是團伙的頭目,負責為這些酒托望風,一旦出現意外,他就會現身去幫她們解圍。
在調查中警方發現,這三名酒托在網上對被害人說自己是單身,但實際上她們都已結婚成家,而且都是使用的假名。其中,自稱曉菲的女子真實身份為張某婕。而另外兩名女子分別是張某與趙某的妻子。
此外,辦案民警還查到,這家酒吧不是涉案團伙開的,他們只是租用了店里的幾張桌子用來施詐。
酒吧老板:我們白天不營業,他們租的話大概就是這個2點到11點之間。他們說他們有自己的營銷人員,有自己的酒水單子。服務人員都是他們自己的,然后說租我們幾張桌子,一天是500塊錢。
據警方調查,酒吧老板在明知這伙人要實施酒托詐騙的情況下,依舊同意將酒吧租給他們,這種行為涉嫌詐騙罪。之后,辦案民警將酒托團伙中的5人及酒吧的3個老板全部抓捕歸案。
短短幾天入賬十萬 群聊背后暗藏引流團伙
辦案民警發現,在短短幾天內,這個團伙就能入賬十萬元,那么他們是如何僅靠3名酒托,就吸引到這么多人上當受騙的呢?隨著調查的深入,一個名為“上海寶山海鮮批發”的群,進入了警方的視線。
這個所謂“上海寶山海鮮批發”群,其實就是為這類酒托團伙提供作案目標的引流團隊,他們負責在網上物色作案目標,等對方上鉤后,就把被害人的手機號后4位發到群里作為代碼,三名酒托看到后,回復對應的代碼即代表接單。
據犯罪嫌疑人供述,在騙取被害人的錢款后,引流團隊會先抽走50%,趙某和張某各拿10%,剩下的30%則由酒托拿走。此外,警方還了解到,為了牟取暴利,犯罪嫌疑人會盡量壓低原材料的成本。
為了能攬到源源不斷的客流,引流團伙在各個相親交友平臺不設條件地撒網。據犯罪嫌疑人供述,她們一天能見十幾個甚至二十幾個被害人,有的人一看到貴價酒單就轉身離開,酒托們也不會挽留。
李先生就是這些被害人之一,據他回憶,在那次噩夢般的約會中,第一輪點酒就花了他900多元。
就這樣,在酒托不斷勸酒的情況下,李先生在半個多小時內就在這家店里消費了7000多元,等他回到家醒酒之后,才意識到自己上當受騙了,可那個酒托卻已經逃之夭夭了。
目前,犯罪嫌疑人張某等8人因涉嫌詐騙罪已被公安機關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下一步,辦案民警將繼續循線追蹤,對負責引流的團伙展開進一步調查。
上海市公安局寶山分局楊行派出所執法辦案隊隊長 陸浩俊:像這種網上引流叫你去線下見面的,見到面你發現照片明顯不符的,你就要提高警惕了,可能就是騙子,還有帶你去一些地方消費,明顯這個地方感覺消費不對勁的,及時打110,沒必要硬著頭皮把這些去付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