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民企辦實事⑥|藍盾護航,巨野力樂包裝將企業標準寫入國標
■編者按
堅定不移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是黨和國家一以貫之的基本方針政策。民企發展的痛點難點堵點,就是精準施策的切入點。面對困難挑戰,企業“出題”,政府“解題”,“作答”成績,由企業評判。8月8日起,大眾日報·大眾新聞推出“我為民企辦實事”欄目,記者深入民營企業采訪調研,了解企業發展面臨的困難與需求,聽取企業的心聲與期待,歡迎企業來電或掃碼留言,您的意見和建議我們將及時反饋給相關職能部門。
藍盾護航,巨野力樂包裝將企業標準寫入國標
產業園的山東力樂包裝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質檢員正依照全新的《木質平托盤》標準,對下線的產品進行檢測。這份由該企業主導起草的標準,其核心內容已納入國家標準《木制底盤》。
“托盤行業長期面臨規格五花八門的痛點——不僅行業內缺乏統一標準,就連同一連鎖品牌的不同門店,所用托盤標準都可能存在差異。”力樂包裝董事長史法龍直言,這不僅給生產環節增添諸多麻煩,更在托盤流通的各個環節設下重重阻礙,影響了物流效率。
力樂包裝主要為生產流通性企業提供整體包裝解決方案,產品分為木質平托盤、木質包裝箱、塑料托盤、塑料中空板四大板塊。此前,力樂包裝也面臨標準困境:生產全憑客戶合同要求,質量控制標準零散雜亂、不成體系,缺乏正式的產品執行標準,制約著企業的規范發展。
此前,一批出口貨物運抵海外碼頭后,因使用的木質平托盤發霉被全部拒收并銷毀。“客戶索賠,說我們沒有將托盤各部件含水率控制在20%以下,由于當時沒有企業標準,我們最終敗訴,承擔所有損失。托盤貨值5萬元,我們賠償了100萬元。”力樂包裝副總經理呂永平說。
這場“無標準”引發的損失,讓力樂包裝意識到標準化體系建設的緊迫性。然而,從零開始搭建標準化體系并非易事。
2024年,巨野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在入企走訪時,了解到企業的困境和對標準化生產的迫切訴求后,隨即帶領專業團隊深入車間,開展點對點幫扶。
“不同企業的生產工藝、設備條件千差萬別,對托盤的規格、材質等要求各有側重;再加上上下游產業鏈流通場景復雜,倉儲、運輸、裝卸等環節對托盤的適配性需求多樣,協調平衡這些多元訴求本身就是一大難題。”巨野縣市場監督管理局質量發展和標準化監督管理股股長董奇說。
為啃下這塊“硬骨頭”,幫扶團隊從木材選材的含水率、鋸材缺陷值,到成品承重的極限測試,逐環節拆解產品特性;沿著組裝加固、質檢出廠、包裝運輸等全流程,對每個生產節點的操作規范、每項質量控制的檢測指標進行全面排查與系統梳理。“小到固定用的釘子規格型號,大到成品的尺寸公差,我們都逐一記錄、分類梳理,就是為了直觀地掌握企業的生產現狀、技術瓶頸和質量短板。”董奇說。
為了讓制定的企業標準既貼合生產實際,又具備科學規范性,幫扶團隊還查閱了大量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在此基礎上,結合企業的生產設備條件、技術工藝水平等具體情況,與技術團隊展開多次研討,對每一個條款、每一項參數逐字逐句打磨,共同起草《木質平托盤》企業標準初稿。幫扶團隊還牽線搭橋,對接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邀請行業專家對企業標準初稿進行指導。
力樂包裝憑借《木質平托盤》企業標準,入選2024年全國第一批企業標準“領跑者”名單,成為菏澤市首個榮獲國家級企業標準“領跑者”稱號的企業。
“我們從行業‘追隨者’躍升為‘領跑者’,不僅實現了木質平托盤在行業運輸中的對等互換,降低了運營成本、縮短了周轉周期,更推動了托盤循環利用。”史法龍表示,更關鍵的是,他們憑借標準優勢打開了國內外市場,木質平托盤銷往全國各地及10多個國家。
藍盾護航
巨野縣市場監督管理局開展“藍盾護航”行動,工作人員下沉一線,對接企業需求,針對痛點難點,以監管職責為盾,在品牌保護、風險防范及標準制定等方面護航。通過政策解讀、答疑解惑、資源對接,引導企業合規經營、科學定標,助力經營主體掃清發展障礙。得益于此,山東力樂包裝獲評國家級企業標準“領跑者”稱號。
企業有話說
山東力樂包裝董事長史法龍:政府部門的幫扶,讓我們從木質平托盤行業標準的“追隨者”變為“領跑者”。如今,塑料托盤成為我們的生產方向,希望政府部門繼續為我們輸送標準化領域的智力支持,助力我們制定塑料托盤標準。
(大眾新聞記者 王兆鋒 趙念東 通訊員 侯曉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