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的醫靠|“身邊的醫靠”活動篩選暖文310篇,這些溫情故事邀您點贊!
5歲燙傷女孩被遺棄,13 位護士 “媽媽” 照顧 300 多天;青島牙醫六年守護,小患者立志成為她;急診科醫生自掏腰包留住患者做CT,成功挽救脾破裂青年;大爺溜出病房,捧回帶泥草莓暖哭醫護人員;八旬老人深夜心梗,急診室醫護三小時生死營救……自今年6月份“身邊的醫靠”征文活動開啟以來,我們收到了300多篇記錄醫患情深的溫情故事,最后篩選出310篇進行發布。近日,活動正式進入網絡點贊環節,市民可關注半島都市報微信公眾號,點擊底部菜單,進入“醫靠征文”活動專題頁面進行點贊,每人每天可點贊5次。點贊環節將于8月17日24時結束。
篩選出310篇暖文
本次征文活動由青島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青島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青島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共同發起,主題為“身邊的醫靠”,旨在弘揚醫者仁心精神,展示醫患間的溫情故事。自6月份活動啟動后,我們便收到了眾多駐青醫療機構、青島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委屬單位及不少市民的來稿,每一篇都滿載著濃濃的深情,催人淚下。
5歲女孩小冶萍因意外全身 40% 面積燙傷,母親離開,父親無力全天照顧。康復大學青島中心醫院燒傷科13 位護士自發組成 “媽媽團隊”,接力照顧小冶萍300 多個日夜。這份超越職責的關愛,不僅治好了女孩的傷,更溫暖了她幼小的心靈。85 歲的張奶奶因晨練乏力、排便紊亂就醫,確診腸癌。面對基礎病纏身、傳統手術風險極高的困境,市北區人民醫院緊急向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共建單位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青島)求助。兩院攜手,以專業與溫情助老人重獲新生。三年級學生小花(化名)連續6年里,一直在青島市口腔醫院兒童口腔科找楊玉娥醫生診治牙齒。楊玉娥不僅治愈了她的牙齒,更用溫柔與耐心,在她心里種下了對醫者仁心的向往。小花立志將來也要成為一名牙醫……
1個月的征集時間里,我們共收到300多篇記錄醫患情深的溫情故事,最后篩選出310篇進行發布。故事里的“主角”有三甲醫院的專家,也有基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醫護人員;故事內容有患者得重病獲得及時治療折事,也有一些溫馨感人的小事;有表揚醫護人員奮力搶救患者的,也有患者用感謝信、錦旗等表達感激之情的……這1個月的時間里,我們時時被這些征文里傳遞出來的溫情感動著。
即日起開始網絡點贊
8月11日,“身邊的醫靠”征文活動正式進入網絡點贊環節。目前,我們已將參賽的所有征文發布在半島都市報微信公眾號上。想參與投票的市民,可關注半島都市報微信公眾號,點擊右下角菜單,進入征文大賽,再點擊醫靠征文,進入活動專題頁面為喜愛的作品點贊,每人每天可點贊5次。
8月18日~9月1日,本次活動將進入專家評審環節。評審結束后,我們將于9月2日~10月31日,統一進行宣傳展示。
本次征文活動設置一等獎10名、二等獎20名、三等獎30名、優秀獎60名,根據專家評審和網絡點贊的綜合評分排名決定最終獎項,由主辦單位頒發獲獎證書和健康禮包。此外,活動設網絡人氣獎10名,根據網絡點贊量排序確定獲獎作品。
據了解,本次活動所有投稿作品涉及著作權、版權、肖像權、名譽權或其他合法權利的糾紛,均由作者本人負責。本次大賽所有投稿作品不收費、不退稿,主辦單位有權通過復制、展覽和編印文集、在網絡或媒體發表等形式用于公益宣傳,不再另付稿酬。
(半島全媒體記者 江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