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山論什么?全球文明倡議
□ 本報記者 齊靜
“現在的世界太需要對話了,尤其是不同文明之間的對話;通過對話,可以懂得對方、欣賞對方、學習對方,增進友誼,和睦相處。”2010年9月26日,當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許嘉璐在首屆尼山世界文明論壇主旨講話中發出這一呼吁,也意味著尼山世界文明論壇的重要使命和核心議題得以揭曉——用“對話”推動不同文明之間交流互鑒、包容共存。
回顧歷屆尼山世界文明論壇可以發現,所論主題與不同時期人類社會面臨的全球性挑戰緊密呼應:第二屆論壇召開時,世界正面臨著劇烈沖突,論壇以“和而不同與和諧世界:信仰·道德·尊重·友愛”為主題,提出從古老的東方智慧中探尋更睿智的態度和方法,以消弭這些紛爭;2016年全球極端天氣頻發,我國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了突出位置,在此背景下,第四屆論壇以“傳統文化與生態文明——邁向綠色·簡約的人類生活”為主題,海內外嘉賓共同探討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關系……聚焦現存文明形態如何相處,學者們辯論切磋、求同存異,逐漸達成共識:尊重、交流、平等、互鑒,是不同文明和平共存、共同發展的方式。
尼山世界文明論壇在議題設置方面不斷推陳出新。“蘇格拉底和孔子是人類的兩張面具,面具之下是同一張人類理性的面孔。”希臘文學巨匠卡贊扎基斯這句名言蘊含的哲理,在尼山世界文明論壇上得到充分闡釋。在2022尼山中希古典文明對話活動現場,與會專家學者循著古代中國、古代希臘的文明之光,在比較中發現兩種文明的智慧所在,并讓古老文明的智慧照鑒未來。“尊重近鄰,尊重傳統,努力構建和諧社會,這些由偉大思想家孔子提出的思想,對列夫·托爾斯泰來說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在孔子與托爾斯泰思想對話會上,中俄專家學者努力在不同文明中尋求最大公約數。
當前,單邊主義、保護主義逆流滋長,全球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貿易和關稅壁壘不斷增多。在此背景下,舉辦以“各美其美·美美與共——文明間關系與全球現代化”為主題的第十一屆尼山世界文明論壇,顯得尤為迫切與重要。結合全球關注熱點問題,本屆論壇設置了“文明的起源與未來發展”“儒家文化的世界意義和時代價值”“在全球現代化進程中成人之美”“文明視野下的家庭意義與社會發展”“人工智能發展與人類文明走向”“齊魯文化與世界文明”6個分議題,深入探討全球化進程中不同文明之間的和合共生之道,為應對全球挑戰、推動人類文明發展貢獻中國智慧。
“‘各美其美·美美與共’,這是由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提出的,其完整表述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各美其美’指的是每一個國家、民族或社會都有自己的文化,從相對主義的觀點出發,我們應該承認并尊敬每一種文化。‘美美與共’是指每個文化雖然不同,但能夠被承認、共存,是一種能實現互相尊敬、平等交流的狀態。”山東大學人文社科一級教授、韓國首爾大學終身教授金光億說,第十一屆尼山世界文明論壇選取這兩句話作為主旨,已經道出對待不同文明、不同文化應有的共識與態度。
“以‘各美其美·美美與共——文明間關系與全球現代化’為主題,深刻揭示了文明發展的本質規律與全球現代化的內在要求。”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楊朝明認為,全球現代化并非單一文明的擴張,而是由多元文明共同推動,各文明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時,積極吸收其他文明優秀成果,才能實現協同發展,共同構建更美好的世界。“這一主題不僅呼應了當今世界文明交流互鑒的大趨勢,更為全球現代化指明了文明層面的方向與路徑。”楊朝明說。
在當今風云變幻的國際環境下,為踐行全球文明倡議、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智慧力量,尼山又一次做好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