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合示范區:區域經貿合作勁吹“上合風”
6月10日,我國第11萬列中歐班列從上合示范區多式聯運中心發出。截至目前,上合示范區已開通32條國際國內班列線路,通達上合組織和共建“一帶一路”23個國家、54個城市。
上合經貿綜服平臺集聚上線企業約2.2萬家,成為中國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四大專區之一。開通32條國際國內班列線路,通達上合組織和共建“一帶一路”23個國家、54個城市。開行面向俄羅斯等4條TIR國際路線,2024年度出境發運量位居全國第一。5年多來,對上合組織國家進出口累計完成294.1億元,年均增長56%。
數據最有說服力。這是上合示范區交出的靚麗答卷。作為全國唯一面對上合組織國家開展地方經貿合作的示范區,上合示范區在深化區域經貿合作方面大膽探索、鏗鏘前行,平臺價值日益凸顯,示范效應不斷釋放。
做大做強經貿,平臺至關重要。上合示范區以平臺搭建者作為自己的定位,精準搭建貿易平臺,為深化地方經貿合作夯實基礎、保駕護航。為此,示范區建設運行上合經貿綜服平臺,成為中國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四大專區之一,集聚上線企業約2.2萬家,完成申報金額突破2500億元。
青島歐海德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的有機食品原料在歐美市場很暢銷,企業想開拓上合組織國家市場,但苦于沒有合適渠道。于是,企業向上合經貿綜服平臺求助。由于平臺整合了上合組織國家的海關數據,該企業很快就找到了目標客戶,并達成了初步合作意向。但簽合同之前,企業又擔心客戶付款能力和資信問題。好在上合經貿綜服平臺推出了“信用上合”跨境信用服務系統,鏈接了216個國家和地區的企業信用數據,幫助企業打消了顧慮。
“一份信用報告,涵蓋了營收、貿易等50多個細分維度的情況數據。我們借此篩選出了10多家心儀的客戶。受益于上合經貿綜服平臺,現在企業每年出口額超過1000萬元。”青島歐海德國際貿易有限公司銷售經理王語盈說。
截至目前,“信用上合”跨境信用服務系統為企業提供客戶背景調查、全球企業信用報告、國際信用認證等服務,累計提供信用查詢服務超1.1億次。
除了上合經貿綜服平臺,上合示范區還建成投用青島國際能源交易中心,上線原油、燃料油等6大交易品種,交易額突破3000億元。在搭建貿易平臺的同時,上合示范區還創新突破貿易模式,打造“新三樣”出口集散中心,推動企業在烏魯木齊、塔什干設立分中心,累計過戶交易超3000車次。推進“絲路電商”綜合服務基地建設,2024年帶動完成跨境電商進出口額約占青島市28%。
經貿往來要繁榮,物暢其流是支撐。上合示范區堅持互聯互通,建設“四港聯動”的區域物流中心。依托“海陸空鐵”交通樞紐優勢,大力暢通東聯日韓、西接歐亞、北達蒙俄、南至東盟的國際物流通道,積極打造上合組織國家面向亞太的“出海口”。物流樞紐加速構建,推進上合國際樞紐港建設,獲聯合國批準國際港口代碼“CNJZH”,獲評商貿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中歐班列加快發展,開通32條班列線路,通達上合組織和共建“一帶一路”國家23個、城市54個。多維通道互補暢通,青島膠東國際機場開通223條定期航線,通達146個國內國際航點;青島港面向上合組織國家開通42條海運航線,海鐵聯運箱量連年居全國沿海港口第一;開行面向俄羅斯、烏茲別克斯坦等4條TIR國際路線,2024年度開行284車次、出境發運量位居全國第一。
一場國際化的經貿交流活動,往往能為深化經貿合作起到催化劑作用。2025第四屆上合國際投資貿易博覽會是外交部發布的中國擔任上海合作組織輪值主席國期間重點活動,將于7月17日至20日舉行,屆時在青島·上合之珠國際博覽中心、上合大廈設展,規劃總展覽面積約4.3萬平方米。
“招商招展工作自啟動以來,得到了各國商協會、貿促機構的大力支持和廣泛參與,各項工作進展順利。”上合示范區管委會產業發展三部部長孫菁介紹說,目前,已有來自上合組織各國及韓國、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近40個國家和地區企業報名參展。
作為上合組織框架下規模最大、層次最高、唯一機制化舉辦的國際綜合性展會,上合博覽會已連續舉辦三屆,通過搭建高水平經貿對接平臺,助推國際多雙邊地方經貿合作,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
可預見的是,借2025上合博覽會東風,在世界舞臺嶄露頭角的上合示范區,將為區域經貿合作注入更加強勁的動能,為國內企業走出去開拓上合組織國家市場提供更多的便利和可能。
半島全媒體記者 黃超 通訊員 膠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