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故事丨礦泉水、太陽帽、手套……滿月的愛心早餐,引來涌動愛潮
6月18日,膠州,又是一個晴朗的天氣。和一個月前不同,住在膠州新城區的環衛工溫海玉直到早上4點半才起床趕往她負責打掃的路段。一個月前,溫海玉還要每天早上帶著早餐去掃街,如今,她吃上了免費的早餐。
在膠州新城區,和她一樣吃上免費早餐的共有200多名環衛工。為這200多名環衛工提供免費早餐的是鴿膳坊粵式養生火鍋店老板匡德金。
6月18日這天正值“免費早餐滿月”。面對環衛工,匡德金說只要他的餐館開一天,環衛工就會一直有免費的早餐。
匡德金樸實的話語,讓環衛工真真切切感受膠州這座城市的溫情;受他的影響,更多的愛心企業向環衛工聚攏,愛潮在膠州涌動。
環衛工們排隊領取愛心早餐。
出門掃街,環衛工不用帶早餐
“5月17日之前,我每天早上四點半起床。”63歲的溫海玉說,“那時候我得起床自己做早餐,之后用袋子提著早餐去掃大街。”
“現在,我每天早上可以多睡半個小時。”溫海玉向半島記者強調,“別小看多睡的這半小時,現在每天精神足著呢。”
早上5點鐘,蹬著三輪車載著工具的溫海玉來到了她負責的清掃路段,開始忙活起來。而此時,環衛工馬路生也從居住處來到他負責清掃的路段,和溫海玉一樣忙碌起來。
“我今年59歲了,不太會做飯。”馬路生說,老伴跟著他從老家濟寧來膠州很多年了,他們租房子住在膠州新城區。一個月前,每天早上都得老伴起床為他做好早餐,他帶著早餐清掃馬路。
如今,在膠州新城區,像溫海玉、馬路生一樣的環衛工共有200多名,他們只要上早班,都不用像以前一樣,從家帶著早餐出門。
6月18日早上,溫海玉和馬路生等30名早班環衛工人在各自負責的路段工作兩小時后,集中向鴿膳坊火鍋店門前趕去,領取免費的早餐。
這天早上,溫海玉和馬路生不是第一個趕到火鍋店門前的。二人趕到火鍋店時,已經有好幾名穿著“膠州環衛”馬甲的環衛工提著餐具到來了。
蒸籠中熱騰騰的包子
滿月,1800人次吃上免費早餐
18日早上7時,前來領取免費早餐的共有30名環衛工。事實上,在環衛工到來前,鴿膳坊粵式養生火鍋店的店老板匡德金早已經趕到店里,指揮店員將210個包子和幾大鍋南瓜小米稀飯放在了門口,等待環衛工們。
排隊的溫海玉和馬路生每人接過盛在方便袋中的3個包子,并在飯盒里盛滿小米粥后離開了。
當30名排隊的環衛工領完免費早餐后的7時30分,第二批30名環衛工又來到現場領取免費早餐。二批環衛工中,有來自濟寧的隋魯花、膠州的徐桂花和王義亮等。
匡德金在現場向環衛工發免費早餐。
和頭隊一樣,排隊的隋魯花、徐桂花和王義亮等30名環衛工每人領了3個包子和稀粥。這天早上,共有60名環衛工前來。
“每天早上店里蒸210個包子。”匡德金說,“環衛工領完了,剩余的30個包子就送給前來早市買菜的70歲以上的老人。”
心里裝著為城市清潔辛勞的環衛工,還想著70歲以上的老人,匡德金是個有心人。
“我已經來領了五六次包子了,這個胖乎乎的老板不但給我們包子,還給我們這些老人每人半只鴿子嘗鮮。”一名老人邊領包子邊樂呵呵地告訴記者,“好人吶,大善人吶。”
匡德金向70歲以上老人分免費早餐。
一會功夫,30個包子和一大蒸籠鴿子,就被老人們領走了。
6月18日這天,是鴿膳坊為環衛工和70歲老人提供免費早餐的第30天。
“滿月了。”匡德金稍作沉思,笑嘻嘻地告訴記者,每天早上出籠210個包子,1個月6300個包子,每天早上60名環衛工前來,1800人次吃上了咱店里免費的包子。
“好在用機器包包子。”匡德金說,“調餡、搟皮到包,全是機器,速度快著哩。”
他邊說,邊拿起桌子上的一個包子,掰開一塊放到嘴里嚼起來:“今天早上是肉和芹菜的,香著呢。”
愛心早餐引來涌動愛潮
6月18日是“滿月”,匡德金將吃過早飯的11名環衛工請到了他的鴿膳坊,為每名環衛工遞上了礦泉水,并開始征求他們對免費早餐一個月來的口味和數量的意見。
“我們哪里有什么意見,我們都是感恩的份。”坐在桌前的溫海玉說,“哪里想到身為環衛工的我們,能吃上免費的早餐吶!感謝匡總,感謝呀。”
“以前上早班得提前準備早餐,現在每天早上可以多睡半小時了。”環衛工王義亮說,“可不能小瞧這半小時,晚起半小時,清掃馬路精神著呢!”
“社會這么關心我們,我們一定讓膠州的馬路更清潔。”隋魯花說。
“只要大伙覺得好吃,咱就再繼續。”匡德金說,“我是一個開餐館的,請大家放心,只要我的餐館開一天,大家就有免費的早餐吃。”
說完這些,11名坐在圓桌前的環衛工使勁鼓起了掌,笑容掛在每一個環衛工的臉上,掌聲和笑聲在現場交織與回蕩。
“只要我的餐館開一天,大家就有免費的早餐吃。”匡德金樸實有力的話語,激勵環衛工的同時,讓環衛工真真切切感受到膠州這座城市的溫情。
“滿月”的愛心早餐,不僅溫暖和激勵著環衛工,更多的愛心開始向環衛工聚攏,愛潮在膠州涌動。
“鴿膳坊火鍋店的愛心,激發膠州越來越多的公司加入到關愛環衛工的行列。”膠州市委社會工作部岳忠新說,如今有公司專門為環衛工捐礦泉水,有公司專門捐太陽帽,還有超市和慈善組織專門為環衛工送去手套和口罩。
(文/圖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永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