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第一批知了猴來了!80后小伙承包60畝林地,高峰期日入過萬
6月15日,青島西海岸新區大場鎮王培兵承包的60畝金蟬(俗稱知了猴)養殖基地,今年首次迎來了收獲季。據介紹,目前每天晚上能抓1000到2000只,高峰期每晚超過1萬只。金蟬的價格1元/個,一晚上就能收入過萬。同時,周邊村民也紛紛加入進來,通過電商平臺將金蟬賣往全國各地。
提前一周上市,最多一晚能捉上萬只
“從6月15日就開始有金蟬出來了,第一晚上捉了1000多只。”養殖戶王培兵說,這些金蟬都養殖在柳樹下。根據往年情況,青島地區一般要等到6月25日前后才會陸續有金蟬出來。
他將柳樹進行了裁剪,增加通風和受光面積,地溫提升比較快,因此才提前上市。“這兩天的產量逐漸上升,高峰期要等到7月10日左右。”王培兵說,他一共承包了60畝林地,高峰期一晚上能抓上萬只。不過,高峰期大概也就一周時間,之后產量下降,一直持續到8月上旬就會結束。
金蟬一般從下午6點左右就開始陸續出來,一直要到晚上11點左右。“我們這面積比較大,一般需要五六個人才能忙活過來。”王培兵說。
返鄉創業地下掘金,一畝地純收入六七千元
“現在一般賣1元1個,全國各地都有。”王培兵說,現在一畝地大概能出來1.1萬個,除去各類開支,純收入也有六七千元。從2015年開始,他就養殖金蟬,也是當地規模最大的一家,被周邊村民稱為“蟬王”。
“十年磨一劍,技術幾乎全靠自研。”王培兵說,他是一個80后,退伍后決定返鄉創業。當時對金蟬很感興趣,就一股腦鉆進了這個行業。剛開始,網絡上沒有這么多分享知識的博主。他就四處打聽,去其他養殖基地里學習。
“有不少經驗都是錯的,只能靠自己摸索。”王培兵幾乎整天耗在地里,觀察蟬苗的生長變化。經過連續幾年的摸索,終于掌握了相關技術。
周邊村民眼看他養殖成功,都紛紛過來學習技術。“市場需求量很大,技術不用藏著掖著。”在王培兵的帶領下,村里十幾戶也開始養殖金蟬,“相比于其他大棚養殖,金蟬用工少,一年也就忙活三四個月,收入相對較高。”
王培兵說,現在他也開通了短視頻賬號,分享養殖知識。未來,他希望能打開線上渠道,讓村民養殖的金蟬賣到全國各地去,再次提高大家的收入。
(半島全媒體首席記者 孫桂東)
- 一圖速覽抗戰勝利80周年晚會展覽安排
- 年輕一代文藝工作者全面擔當抗戰勝利80周年文藝晚會主力
- 9月3日晚舉行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文藝晚會
- 哈馬斯稱愿簽停火協議,前提是徹底結束沖突,此前特朗普曾表示以色列已同意落實達成60天停火所需條件
- 華為Pura 80系列與MateBook Fold時尚品鑒會圓滿落幕——藝術與科技共繪海天映像
- 中美俄將共同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外交部回應
- 45秒22,歷史第二人!這個即墨小伙厲害了
- 貫穿暑假+國慶,中山公園燈會重啟!80、90后“爺青回”,快來解鎖多種玩法
- 為圓參軍夢新疆小伙千里赴青手術,青島眼科助力“清晰”啟航
- 青島故事 |“我的姑娘們像花一樣美!”青島大姨組建老年模特隊30年,年齡最大的學員近80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