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屆全國司法學論壇舉行
6月8日,第十一屆全國司法學論壇在山西太原舉行。本屆論壇由山東大學法學院、山東大學司法學研究中心、山西師范大學主辦,中北大學數字紀檢監察研究院(監督科學實驗室)、山西華炬律師事務所、錦鋒石油銷售有限公司、文鼎律師事務所協辦。論壇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舉行。
論壇以“司法現代化過程中的問題及其紓解”為主題,下設“司法的人文導向問題及其紓解”“司法學學科體系構建中的問題及其紓解”“司法制度建設中的問題及其紓解”“司法隊伍建設中的問題及其紓解”“司法公信力建設中的問題及其紓解”“司法改革中的問題及其紓解”“行政公益訴訟中的問題及其紓解”“智慧司法中的問題及其紓解”“審執分離中的問題及其紓解”“監督科學中的問題及其紓解”“審判學學科體系構建中的問題及其紓解”“民營經濟司法保障中的問題及其紓解”以及“司法傳統現代化中的問題及其紓解”等子議題。
開幕式由山西師范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白文宏主持,山西師范大學黨委書記殷杰,山東大學校長助理、青島校區黨工委書記邢占軍在開幕式上分別致辭。閉幕式由山西師范大學社會學與法學學院院長安暉主持,山東大學特聘教授、山東大學司法學研究中心主任、山東省司法研究基地主任崔永東在閉幕式上做學術總結,山東大學法學院院長、教授周長軍致閉幕辭。
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會長陳存根在致辭中對受邀參加第十一屆全國司法學論壇表示感謝。他表示,司法社會工作作為社會工作的傳統重要分支,是創新社會治理、促進社會和諧的重要力量,在司法現代化進程中可發揮重要作用。司法社會工作能夠架起司法體系與社會服務的橋梁,是創新社會治理的重要抓手,能夠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違法犯罪,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其是完善社會治理體系的必然要求,是踐行習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舉措。同時,他指出,近年來我國司法社會工作雖已取得長足發展,但仍面臨制度體系不全、專業人才缺乏等問題。
第十三屆全國人大憲法和法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最高人民法院原黨組副書記、副院長江必新在發言中指出,當前面臨案多人少的嚴峻挑戰,編制數量若趕不上案件增加的速度,將會導致法官隊伍弱化、案件質量下降、司法公信力下降等問題。他表示,要通過向素質要效能、向科技要效能、向制度要效能三個路徑,以資源配置最優化、多元化解集約化、調判關系類型化、訴訟收費公平化、立案審查規范化、關聯訴訟并合化、審判程序正當化、評估鑒定客觀化、裁判規則清晰化、爭議化解實質化、裁判救濟精準化、輔助工具智能化等舉措多管齊下,才能切實提高審判效能。
司法現代化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保障,其發展水平直接關系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實現程度。作為司法理論與實務對話的高質量平臺,全國司法學論壇始終秉持服務國家法治建設的理念擔當,在推動司法現代化理論創新與實踐發展的良性互動中發揮獨特作用。第十一屆全國司法學論壇的成功舉辦,既是對司法改革成果的階段性總結,更是面向未來的全新起點。論壇凝聚的共識與智慧,必將持續推動司法理論創新和制度完善,引領司法領域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科學的改革方法、更務實的創新舉措提升司法公信力和社會治理效能,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有力司法保障,在中國式現代化的偉大實踐中譜寫司法文明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