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文言文寫英語作文,中考英語“玩跨界”
“英語跟古文跨界了!這次英語太活了!”“又是思維導圖,又是歷史人物,都快搞蒙了!”……6月15日上午,中考英語科目的考試結束后,記者在青島三十九中市北分校考點門口,聽到考生們與家長、同學討論英語考試的感受。
記者在考點周圍采訪了兩位考生,他們對于英語考試給出略有差別的評價。“這次出的題很靈活,思維導圖的題這次變成了一個游記,來找當代的馬可·波羅,作文是《送東陽馬生序》,比較創新,比較靈活,感覺總體還可以。”青島超銀中學學生孫同學走出考場后評價說。青島二十一中考生于同學平常英語成績不算太好,他認為英語這次題型比較難,思維導圖的題沒看懂,只是根據自己的理解寫滿了,期待能多得分。
青島啟元學校九年級一班班主任、九年級英語教師及集備組長張琳在與多位學生交流后,她給出總體評價:“我們的學生覺得這份試卷的難度其實還是可以的,只是說有些題目出得比較新穎,也挺靈活的,我覺得這份試卷整體來說,和去年來比的話難度稍微能低一些,試卷整體符合新課標的要求,更加專注了對學生核心素養的考查,閱讀的題材比較廣泛,整體對于學生詞匯量的要求還是挺高的。”
張琳老師告訴記者,今年的題型與往年不同的是,取消了對話理解,此外,比較有難度的是閱讀表達題,有篇文章考到了文化交流和融合,還有一篇講到大課間30分鐘的問卷調查;從整體出題來看,今年的考題還是挺靈活的,有些開放性、探究性的題目,如讓孩子自己設計標語,閱讀表達題今年又繼續考查到了思維導圖,給出框架和結構,需要學生讀完文章后自己需要提煉出來核心詞匯,去整理思維導圖,學生普遍認為這個題有些難度。
張琳老師認為,對于英語作文,讓學生讀文言文的材料,總結宋濂個人的品質,結合經歷談自己的感受,這種題材的文章也都練過。雖然作文的問法是用文言文的形式,讓學生去談經歷,也比較貼近學生的個人生活,也體現了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跨學科的融合,在育人導向上,鼓勵學生們遇到困難不放棄,也體現了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文化自信。后期,老師們在教學中要把握課標,以學生素養為核心,在英語教學中融合文化傳承、思維發展、語言運用,用跨學科思維培養學生思考、表達能力,加大閱讀的詞匯量,避免機械性記憶,更多地去深入挖掘文本主題和思想。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