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將“殺豬盤”藏貓膩?網戀奔現后的賭博陷阱
“我的牌再好,最后還是和不了,別人總是能自摸。” 這是被害人小周在偵查案卷中的陳述。
原以為網絡交友遇到了愛情,沒想到那些看似巧合的牌局、熱情過度的“閨蜜”,卻是一場精心設計的麻將“殺豬盤”。
近日,臨潼法院審結一起假借網戀為名誘使被害人見面、實則設置“麻將局”實施詐騙的案件。
案情簡介
2023年12月,周某通過某相親平臺結識了溫柔體貼的江某,懷揣對美好姻緣的期待,周某迅速約江某線下見面,初次見面相談甚歡。
江某順勢提議:“我閨蜜葛某、劉某也在附近,不如一起打麻將”,周某欣然應允。牌桌上,周某起初手氣頗佳,然而幾圈過后,牌風突變,江某的“閨蜜”們配合越發“精妙”,總能“如有神助”地自摸關鍵牌,或者“恰好”點炮給彼此。
2023年12月至2024年1月,周某在幾次“情意綿綿”的牌局中,輸掉了辛苦積攢的31000元人民幣。
無獨有偶,江某及其“閨蜜”葛某、劉某以同樣手法誘騙另一位受害人張某至麻將館,騙取了張某人民幣及化妝品、金手鏈等物價值17000余元。
接連的巨額損失讓周某和張某從“甜蜜”中驚醒,意識到可能被騙,繼而報警。
到案后,江某、葛某、劉某某三人交代了利用社交軟件偽裝身份,以“相親”為名,誘騙單男性至麻將館,通過精心設計、演練純熟的暗語系統實施詐騙的犯罪事實。
法院審理
法院經審理認為,江某、劉某某、葛某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采取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手段,騙取他人財物,數額較大,應當以詐騙罪追究被告人江某、劉某某、葛某刑事責任。
鑒于江某、劉某某、葛某均自愿認罪認罰,退賠被害人的損失,并取得被害人諒解,結合三被告人犯罪行為性質、情節、危害后果及認罪態度、悔罪表現,依法對各被告人均從輕處罰。分別以詐騙罪判處三被告人一年又二個月至一年八個月不等有期徒刑,并適用緩刑,均并處罰金。
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詐騙公私財物價值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分別認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數額較大”與“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
法官提醒
所謂“相親”騙局,通常是利用單身青年急于脫單的心理實施詐騙。公眾應提高警惕,審慎對待各類相親介紹,避免因一時沖動或顧及情面而放松戒備,以致蒙受損失。
警惕“一見鐘情”后的快速邀約: 剛認識就急于帶你去見朋友、參與牌局或投資,需萬分警惕。
拒絕“小賭怡情”的裹挾:以任何名義誘導參與牌局、賭博的行為,都有可能是詐騙。捂緊錢袋是硬道理,無論對方編織何等動聽理由,涉及大額轉賬或借款,務必立即止損。
及時求助莫遲疑:發覺異常,立即保存證據并報警,切勿因“面子”錯失止損良機。
愿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而非落入別有用心者設下的“甜蜜殺局”。莫讓對愛的渴求,成為照亮騙子刀鋒的燭光。
來源: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