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鏡下的“針尖”醫術:青島市市立醫院EUS-FNA技術實現消化系統疾病診斷 “毫米級突破”
半島網6月9日訊(記者 張家瑞)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精準診療已經成為保障患者健康的重要基石。青島市市立醫院本部消化內科團隊始終專注于技術進階,積極開展超聲內鏡引導下細針穿刺術(EUS-FNA),為消化系統疑難疾病的精準診斷和治療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幫助眾多患者邁上了康復之路。
一針定因,破解診斷迷霧
不久前,35 歲王女士(化名)因腹痛癥狀來到青島市市立醫院尋求幫助。胃鏡檢查發現其胃底有一個約 6.0*5.0cm 的黏膜下隆起,表面破潰,惡性腫瘤的風險不容忽視。然而,該病變胃鏡活檢無法獲取深層次組織,活檢結果僅顯示為黏膜組織慢性炎癥,而腹部增強 CT 揭示胃底近賁門處巨大占位,診斷陷入僵局。面對這一挑戰,青島市市立醫院迅速組建由本部消化內科主任李文利、副主任醫師崔祥華,胃腸外科主任梁憶波及病理科副主任醫師崔琳組成 MDT 團隊(多學科診療)。經過深入討論,團隊決定采用 EUS-FNA 技術來明確診斷。
由于腫物深藏胃底,位置特殊,超聲內鏡的操作空間極為有限,定位難度陡增。同時,為了獲取高質量組織樣本供病理學分析,崔祥華決定使用 19G 穿刺針,盡管這種穿刺針能夠增加組織獲取量,但其操控性較差,出血風險也相對較高。然而,憑借精湛的醫術和豐富的經驗,崔祥華醫生成功克服了這些難題,在手術中實現了精準穿刺并順利取材。最終診斷為平滑肌瘤,患者及時獲得了針對性治療。
超聲內鏡引導下細針穿刺術(EUS-FNA):精準穿刺,明確診斷
在消化系統疾病診療領域,一項被譽為內鏡醫生 “第三只眼” 的技術正發揮著關鍵作用。超聲內鏡(EUS)作為一種前端裝有微型高頻超聲探頭的特殊內鏡,憑借其獨特優勢,成為復雜疾病精準診斷的有力武器。超聲內鏡能夠在近距離觀察消化道病變的同時,通過實時超聲掃描,清晰呈現周圍臟器影像。其作用廣泛,不僅能判斷消化道黏膜下病變的性質及起源層次,還可評估消化道腫瘤分期,準確判斷腫瘤浸潤深度、有無周圍淋巴結轉移及鄰近器官侵犯,同時對膽胰疾病、縱膈病變及盆腔、直腸周圍病變等周圍臟器病變也有良好的診斷效果。
其中,超聲內鏡引導下細針穿刺術(EUS-FNA)更是一大突破。該技術在超聲內鏡實時引導下,通過內鏡管道將細針精準穿刺目標組織進行抽吸活檢,獲取病灶組織學診斷,明確病變性質,為后續診療提供關鍵依據。
與傳統活檢相比,EUS-FNA 優勢顯著。它實現了精準定位,通過實時可視化操作準確獲取病灶組織;采用細穿刺針,創傷小,微創安全;還能獲取高質量組織學樣本,高效診斷病變性質。憑借這些優勢,EUS-FNA 可有效解決諸多臨床難題,包括胰腺囊實性腫物、消化道黏膜下大于 2cm 或手術高風險腫物、消化道管壁增厚性病變、消化道毗鄰組織性質不明占位性病變,以及膽管惡性腫瘤及肝實性腫塊的診斷等。
李文利介紹,EUS-FNA 技術的應用為疑難病例的精準診斷開辟了新途徑。對于消化系統疾病患者,該技術能夠更為精準地判斷病灶性質,有效減輕患者負擔,避免病情延誤。憑借這一技術,醫生能夠為患者制定更加精準有效的治療方案,顯著提高疾病的治愈率和患者的生存質量。青島市市立醫院本部消化內科團隊凝心聚力,專注于新技術的探索和應用,深耕亞專業領域,致力于為患者提供全方位、高質量的醫療服務。
- 告別 “大切口恐懼”,青島市海慈中醫醫療集團眉弓鎖孔內鏡技術讓腦瘤切除更微創
- 青島市市立醫院本部運動醫學科創新 “原位修復” 技術,讓患者保留“原裝”告別“拆墻補墻”
- 跨越三千公里的哈達:青海患者青島求醫,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青島)內鏡團隊妙手除瘤續醫患情緣
- 山海情深!青島市市立醫院“組團”守護藏族同胞“健步夢”
- 康復大學青島中心醫院內鏡技術STESD半小時解除患者多年吞咽頑疾,從此不再“夜不能寐”
- 青島市市立醫院甲狀腺外科團隊48小時極速救治甲狀腺癌患者,微創技術彰顯青島速度
- 山海同心,“云”端攜手,青島市市立醫院助力武都區第一人民醫院提升分娩鎮痛技術
- 有機磷中毒疊加飲酒致多器官衰竭!青島市市立醫院東院急診團隊歷時一周創造生命奇跡
- 內鏡下的“針尖”醫術:青島市市立醫院消化內科運用EUS-FNA技術,精準破解消化道疑難病癥
- 小切口解決大難題,青島市市立醫院成功實施高難度經鎖骨下入路腔鏡甲狀腺癌根治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