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技術市場遇冷、盈利資金雙陷困境……創始人“放手”后,隆基綠能迎來背水一戰
千億光伏巨頭隆基綠能迎來重大人事變動。
5月27日,隆基綠能發布公告稱,公司創始人李振國將專注于公司研發和科技管理工作,已申請辭去公司董事、總經理及法定代表人職務,公司董事長鐘寶申將兼任總經理一職,并接任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業內人士認為,此次人事變動將管理層明確分工,鐘寶申負責戰略落地,李振國主導技術研發,兩者將形成“雙輪驅動”,前者保障經營效率與市場響應速度,后者專注突破技術瓶頸,為長期增長提供動能。
當前,光伏行業仍處于深度調整期,包括隆基綠能在內的多數企業深陷產能過剩與價格戰“泥潭”,自2023年四季度以來隆基綠能便持續虧損,至今年一季度累積虧損金額達110億元。行業“寒冬”里,轉向的巨頭能否成功穿越低谷周期,仍有太多變數。
企業家變科學家
創始人退居研發一線
根據隆基綠能公告,公司董事會于5月23日收到創始人李振國提交的書面《辭任報告》,李振國將專注于公司研發和科技管理工作,申請辭去公司董事、總經理及法定代表人職務。辭任后,李振國將繼續擔任隆基綠能中央研究院院長、科技管理中心首席技術官,帶領團隊聚焦光伏前沿技術攻關,支持公司長期發展。
隆基綠能稱,此次人事變更不會對公司的生產經營造成影響,公司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未發生變化。隆基綠能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仍為李振國、李喜燕夫婦,兩人直接持股比例合計19.1%。
隨后,隆基綠能發布了第五屆董事會2025年第五次會議上審議通過的《關于聘任公司總經理的議案》,同意聘任鐘寶申兼任公司總經理,同時,鐘寶申將接任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將按法定程序盡快完成相關工商變更登記事項。至此,公司將形成李振國主導技術研發和鐘寶申主導市場經營“雙輪驅動”。
隆基綠能成立于2000年,總部位于陜西西安,是全球最大的單晶硅光伏產品制造商,曾為光伏組件銷量最高、最賺錢、市值最高的光伏企業。過去的二十多年間,隆基綠能靠一系列技術研發成果奠定了行業龍頭地位,李振國表示光伏企業真正硬核的優勢是研發能力,而此次他退出管理層,來到研發一線,也被外界視作行業從“規模擴張”向“技術驅動”轉向的標志性事件。
押注技術BC市場遇冷
重毛利、重研發只是說說而已?
一位接近隆基綠能的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此次李振國退居研發一線,將聚焦BC(背接觸)電池技術研發。
BC技術和TOPCon技術是兩種不同的高效光伏電池技術,前者采用N型單晶硅片作為基底材料,憑借結構創新實現效率躍升,但仍需突破成本瓶頸,后者采用N型多晶硅片作為基底材料,依托成熟產業鏈穩居主流,但面臨效率天花板。在光伏技術迭代階段,與多數企業選擇TOPCon技術不同,隆基綠能是少有的押注BC技術的企業之一。
“目前TOPCon電池的表現還是很不錯的,工藝成熟、技術穩定,效率也算不錯,但就我知道的情況,使用BC電池的企業很少。”牽頭建設山東省內規模最大智能光伏發電項目的于洋向記者透露,BC電池雖然幾年前就推出了,但市場表現并不好。
這一點李振國自己也承認:“在過去七八年的時間里,隆基綠能的BC一代產品,站在固定靶的角度來看,各項指標都達到原來預期了,但是脫靶了。原因就是TOPCon發展進步的速度更快,我們的BC一代在跟TOPCon的競爭過程當中落了下風。”
市場表現不達預期,主要在于沒跨過成本這座“大山”,于洋表示:“BC生產線設備投資比TOPCon高出了40%不止,這是很多中小廠商可望而不可及的。”
在近期舉行的業績說明會上,BC技術也是投資者關注的焦點,隆基綠能表示,公司BC組件降本目標是在今年年底和市場上主流的TOPCon產品成本處于比較接近的狀態,雖然成本還存在一定差距,但公司更關注毛利差,堅持做更高毛利的產品。
有意思的是,聲稱要做更高毛利,財報上的毛利率卻在逐年下滑,2024年,公司銷售毛利率為7.44%,同比下滑59.27%,今年一季報,銷售毛利率暴跌147.05%后變負,為-4.18%。而且公司近年來的研發投入也在減少,2023年,公司研發投入達77億元左右,研發費用為22.8億元,研發人員為5157人,而到了2024年研發投入降至50億元,研發費用降至18.2億元,研發人員降至3218人,這也和公司對外宣傳的“重研發”有些矛盾。
利潤、毛利率、現金流……均變負
壓力高于同行
近日,隆基綠能交出了一份不太健康的一季報,讓業界替這位千億巨頭捏了把汗。
整體來看,公司2025年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36.52億元,同比下降22.75%;凈利潤為-14.36億元,上年同期虧損23.5億元。時間線拉長,自2023年四季度以來公司便持續虧損,累積虧損金額達110億元。
“前兩年包括隆基綠能在內的不少廠商吃到了紅利,拼命擴大產能,導致行業現在仍然供大于求、產能過剩,建好的產線被迫停工,生產設備要折舊,員工降薪或被裁,小企業加速淘汰,大企業持續虧損。”于洋向記者講述光伏行業現狀,產能過剩的情況下,成品的價格一降再降,最終甚至出現價格倒掛的現象。
這一點從隆基綠能變負的毛利率就能看出,值得一提的是,同處行業“寒冬”,同行們的抗壓能力要更好一些,天合光能2024年毛利率為9.59%,一季度為6.61%;晶科能源一季度毛利率為-3.29%;通威股份一季度毛利率為-2.88%,均高于隆基綠能。
更糟糕的是,企業的現金流也存在問題。2024年,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凈額為-47.25億元,今年一季度為-17.47億元,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凈額方面,2024年為-72.31億元,今年一季度為-35.53億元,“失血”高于天合光能等頭部企業。
在隆基綠能發布的致股東的信中,董事長鐘寶申坦言:“業績下滑,外因是行業供需失衡,光伏產品價格持續下跌,內因則是我們經營管理中諸多失策的積累。”
此次管理層變動是否為企業改善經營管理的一環,未來還會有哪些舉措,風口財經致函隆基綠能,截至發稿未收到回復。
目前能看到的是,對于這次重大人事調整,資本市場并沒有給出很積極的反饋,公告發布后股價兩日下跌,截至28日收盤跌0.62%,報14.35元/股,市值較高位時已跌去近4500億元。
(大眾新聞·風口財經記者 呂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