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燈火璀璨處,平安底色濃
夏夜的青島,海風裹挾著煙火氣撲面而來。臺東夜市霓虹閃爍,游人如織;奧帆中心光影搖曳,音樂旋律與海浪聲交織;李村樂客城夜宵攤熱氣蒸騰,攤主們的吆喝此起彼伏;即墨古城“夜宴”升騰,光影交織里熱力酣暢……從傳統夜市到潮流街區,從海濱燈光秀到文創市集,“夜經濟”正成為青島城市活力的新名片。在這片躍動的夜色中,一抹抹藏藍身影穿梭于街頭巷尾,青島公安以“守夜人”的姿態,以忠誠堅守書寫擔當,用暖心服務點亮平安燈,為城市“夜經濟”注入安全動能。
?精準施策,構建防控“全鏈條”?
夜間經濟繁榮的背后,人流密集、場景多元、業態復雜等特征對治安管理提出更高要求。青島公安出臺《全市公安機關服務高質量發展助力提振消費工作措施》,重點聚焦服務高質量發展、助力消費旅游市場繁榮提質,在守護“夜經濟”“商圈經濟”安全發展等方面精準“落子”,統籌整合公安警力、群防群治力量,構建防控“全鏈條”,為經濟發展注入“強心針”?。
“青島實在是太寵粉了!晚上在奧帆中心打卡最美燈光秀,路口都有閃爍的警燈,真是玩得非常舒心安心。”來青游客柳女士對青島的美景、服務、治安環境滿是夸贊。市南公安分局以“警力跟著人流走、服務圍著需求轉”為導向,以“13515+警保聯控+警民聯防”街面“大巡環”和“社區巡邏隊+5117名市南公安義警”社區“小巡環”巡防機制依托,構建全時段、全領域、多維度治安防控體系。
“以前擺攤最怕醉酒鬧事的,現在每隔半小時就能看到巡邏警車經過,心里特別踏實。”在李村夜市經營燒烤攤的老張說出了商戶們的共同感受。
為了應對李滄商圈大客流,李滄公安分局在商圈核心區域設置“警務站”,實行“定崗+巡邏+應急”三位一體警務模式。白天見警察、夜晚見警燈,日均投入警力200余人次、警車80余輛,實現“1分鐘快速響應、3分鐘到場處置、5分鐘內恢復秩序”快速響應機制,將“最快處警”轉化為群眾觸手可及的安全感。
織密安全“防護網”, 讓安全感“十足”
在青島,公安機關正在多措并舉織密安全防線,成為夜經濟背后的“隱形守護者”。
嶗山區小麥島作為青年游客聚集的夜間打卡地,每當夜幕降臨,這里便成了音樂的海洋,一場場露天音樂會在此舉辦,數以萬計的游客沉浸式享受著海島的清涼與美景。在市民游客放心游玩的背后,嶗山公安通過增設必巡點、加密巡邏頻次,織密安全網,將安全宣傳融入青春氛圍,結合安保工作創新宣傳形式,通過反詐歌曲、反詐抽獎券等趣味活動提升群眾參與度,讓游客在欣賞美景的同時“開心漲知識”。
“選擇步行還是駕車,核心只有一個——用最短時間抵達群眾身邊。”市北區臺東步行街擁有3000余家商家店鋪,旅游旺季人流量日峰值超30萬人次。市北公安分局依托旅游警務機制,采取多層次、多警種聯動巡防策略,構建嚴密的巡邏防控網絡。為突破夜間交通擁堵對處警效率的制約,臺東派出所110民警開創“徒步處警”模式——當警情發生在核心商圈,他們選擇以步代車,在人群中踏出“平安加速度”。
從步行街到小麥島,青島公安全天候堅守崗位,他們用腳步丈量景區角落,依托科技手段輔助人流調控,為市民游客營造了安心的夜游環境。
?暖心服務,平安成為夜經濟最亮的招牌
初夏時節,即墨古城里燈火通明,古色古香的建筑與流光溢彩的燈光吸引了不少游客前來游覽、購物,?即墨公安用24小時不打烊的“暖警務”守護著古城夜間經濟的勃勃生機。在景點、夜市等人員密集區域,即墨公安合理配備警力,科學布置了多處公安執勤點,為群眾提供業務咨詢、糾紛速調、失物招領等便民服務。“每天都能看到警察在巡邏,我們在這里開門營業感覺很安全,心里很踏實。”古城即墨老酒店的負責人說。治安巡邏警力跟著夜市客流量走,藏藍暖心守護“不打烊”,平安成為夜經濟最亮的招牌。
當夜市收攤、人群漸散,市北分局臺東派出所內卻依然燈火通明。民警們開啟“案件梳理”模式:整理當天警情記錄,分析盜竊、糾紛等案件的發案規律,為未結案件制定“破曉計劃”,用“迎朝陽”的堅守,將“平安接力”從夜晚延伸至黎明。
燈火璀璨處,平安底色濃。青島公安秉承“警務圍著民意轉”的理念,將警務機制改革與科技創新的深度融合,以更智慧的治理、更貼心的服務護航夜經濟健康發展,讓城市的每一個夜晚都流淌著安全與生機。當最后一盞霓虹熄滅,藏藍衛士依然佇立在晨光中——他們守護的不僅是夜晚的繁華,更是城市永不停息的生命律動。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洪智 通訊員 吳昊 劉煜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