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茶香中了解歷史,瞭望未來 第20期青廬課堂在日照圣谷山茶博園舉行
半島網5月20日訊(記者 張永平 攝影 王立軍)讀史使人明智,了解歷史是我們瞭望未來的重要基石。5月18日,一場別開生面的青廬課堂在風景宜人的日照圣谷山1966茶博園溫馨舉行。在這里,茶香與書香交融,歷史與現實對話,為廬友們帶來了一場別具一格的文化體驗。
本次青廬課堂特別邀請了作家、著名歷史學者,復旦大學歷史學博士、清華大學博士后張宏杰。張宏杰以其深厚的學術功底和獨特的視角,為大家帶來了一場以世界史為坐標,審視中國歷史和文化獨特性的精彩分享。山東青廬的20余位廬友齊聚于此,共同沉浸在這場知識的盛宴中。
活動現場,張宏杰以全球視野構建全新大歷史觀,分析中國文化的獨特性、中國歷史的獨特特點、中國文明與西方文明的差異。他旁征博引,將豐富的歷史知識娓娓道來,讓廬友們仿佛穿越時空,在歷史的長河中領略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張宏杰著有《曾國藩傳》《大明王朝的七張面孔》《曾國藩的正面與側面》《簡讀中國史》等作品,廣受讀者喜愛。他曾在《百家講壇》主講《成敗論乾隆》,用生動的講述讓更多人了解歷史人物的多面性。
課間,廬友們走進圣谷山茶展覽館,開啟了一場茶的歷史探尋之旅。在這里,他們了解到茶從遠古走來,跨越千山萬水,從中國傳播到四海,一片小小的樹葉不斷創造著人間奇跡。“茶者,南方嘉木也”,“南茶北引”在日照成功,更是體現了當地人民戰天斗地的拼搏精神。館內一件件生銹的殺青機、古樸的揉捻機,無聲地記錄著日照茶的發展歷史和日照茶人的生產智慧。
接著,廬友們來到圣谷山茶工場,親身感受全程不落地的智能化生產過程。攤晾后的茶葉,經過殺青、揉捻、烘干等工序,一氣呵成,整個生產全程不落地。先進的數字化、數據化生產模式,確保了每一批茶葉都能擁有穩定的口感,讓廬友們對現代茶產業的發展有了直觀的認識。
20日下午,廬友們滿懷期待地前往中國大美茶山—圣谷山大梁山有機茶園,體驗采茶的樂趣。他們穿梭在茶樹之間,小心翼翼地采摘著嫩綠的茶葉,感受著大自然的饋贈和勞動的喜悅。
隨后,回到茶場的非遺工坊,廬友們在炒茶師傅的悉心指導下,親自體驗炒茶的樂趣。雙手在滾燙的鍋中翻炒,濃濃的茶香彌漫開來,仿佛將大家帶入了一個充滿詩意的茶世界。
最后,廬友們圍坐在一起,品嘗著自己的勞動成果,與張宏杰老師繼續深入探討歷史文化。茶香裊裊,思緒飛揚,大家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汲取著歷史的智慧,感受著傳統文化的魅力。
第20期青廬課堂在日照圣谷山茶場的成功舉辦,不僅讓廬友們在茶香中品味了歷史,更讓他們在文化的滋養中收獲了成長。激勵著他們在未來的生活中,不斷探索歷史的奧秘,傳承和弘揚優秀的傳統文化。
- 半島V視|退休不褪色,老黨員趙柏和為社區志愿服務20年
- 2025年暑期檔電影票房突破20億
- 魯花集團更名魯花股份,注冊資本翻倍至20億元
- 倒計時20天!2025上合博覽會亮點搶先看
- 21名小學生湊300元聚餐,飯店老板接單上20多道菜:希望孩子們留下美好回憶
- 為代購謀利,旅客攜帶未申報的161件首飾入境,價值20萬,被海關查獲
- 20年的守護!公交司機義務照顧盲人兄弟,“我有一個愿望,是攢錢帶他們上趟北京,讓他們摸摸天安門”
- 20萬肝移植費用難倒單親母親:2歲兒子患肝衰竭肝硬化,丈夫患肝癌去世
- 最低享3.5折!金沙灘啤酒城中心舞臺20場重磅演出將于明日10點早鳥開閘!
- 青島故事|面食界“LABUBU”登場!這款花饃入選“網紅農品”,咬一口還帶抹茶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