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故事|90后新農人深耕藍莓賽道,有收獲有遺憾創業首年“有賺頭”
這個五一假期,西海岸新區張家樓街道的大大小小藍莓園迎來了眾多游客,采摘游也成為這里的一張名片。位于張家樓街道西崔家灘村的豐禾園家庭農場正式開放藍莓采摘,前來預約采摘的市民絡繹不絕。記者了解到,這處家庭農場的主理人是返鄉創業的90后新農人崔銀峰和妻子孫芳,接手藍莓種植一年來,小兩口嘗試盆栽藍莓種植新方式,雖然在種植過程中因經驗不足導致產量受影響,但第一年八十多萬元的銷售額讓他們有了繼續發展農業的底氣。
藍莓園里采摘忙
“媽媽,這顆藍莓大!”“快來嘗嘗這盆藍莓,純甜口的,果實還很硬實。”5月1日,豐禾園家庭農場的藍莓大棚里,孩子們正在歡快地采摘。“原來藍莓樹長這樣,怎么還種在花盆里。”一邊吃,好奇的孩子們還不斷地向大人提出自己的問題。
“我們這個假期正式對外開放采摘,假期這幾天預約的人很多,許多都是之前我自己在網上銷售的老客戶,得知我們這里能采摘了,就帶著家人趁著休息過來現場感受一下。”崔銀峰看到藍莓園里絡繹不絕的人群告訴記者,之所以自家的藍莓這么受歡迎,還是以品質贏得客戶的認可。
“我們屬于網友見面,之前都是經朋友推薦,在網上買她家的藍莓,口感確實不錯,新鮮好吃,看到她朋友圈里發的可以采摘的消息后,就帶著孩子一起來采摘一下,品嘗美味藍莓的同時,也讓孩子增加點見識,邊吃邊玩邊學,樣樣不耽誤。”住在黃島區薛家島街道的孫女士告訴記者,她們上午剛剛在海軍公園那里游玩,中午吃飯休息之后直接就來采摘。
地頭管理直播帶貨樣樣不能落
“這一年回村創業,可以說是摸著石頭過河,第一次開直播、一步步地發展客戶,還要學習藍莓種植的技術。”孫芳說,一切從零開始的感覺讓人很不踏實,但沒有捷徑可走。
為了學習直播,孫芳還去買來專門教直播的書。“一開始很緊張,看著鏡頭一個字說不出來,就跟著書上講的一些常用詞句去讀,一二來去就適應了,也就不緊張了,后來慢慢地跟網友聊藍莓的種植,講解藍莓的一些特點等等,就有了比較固定的客戶,只要是在我這下一單,客戶收到貨后往往還會回購,因為質量確實好。”
記者了解到,第一年藍莓種植,孫芳幾乎全部依靠自己往外銷售,幾乎沒通過商販銷售。“我自己往外銷售,直接到客戶手里,價格實惠。”
轉行成為新農人,還需要攻克技術難關。 “再就是大棚藍莓的管理也是一件細致活,檢測土壤的水分、大棚的溫度、營養液滴灌等等,都要一點點地學,找專業的技術人員去學習。”孫芳說,之前覺得農業沒什么難度,但是真正干起來,一點也不輕松。
90后夫妻的年度總結
還有一個月時間,這一季的大棚藍莓就要下市了,那時這對90后夫妻回鄉創業也就滿一年了。“采摘到五月底,我們就要給大棚里的藍莓落果,不能讓它再結了,否則就會影響明年的坐果率。”孫芳告訴記者,返鄉創業這一年,自己看到了農業發展的前景,但是也經歷了因為經驗不足的教訓。
“這一年種藍莓,整體來講還是掙錢的,估算到五月底,算下來大概銷售額在60多萬元吧,刨開建大棚的成本不談,今年的銷售額覆蓋當年投入的水肥、租地、人工等成本還有可觀的利潤。”孫芳說,他們一度考慮在擴大投入,增建露天的藍莓,但是考慮到又要投入一大筆費用,于是就擱置了這一想法。
“這一個藍莓季馬上結束了,仔細盤點一下,第一年的管理方面還是有疏漏,還是缺乏經驗,最明顯的就是產量相比有經驗的種植戶來說要低一些,“主要是有一個階段土壤的檢測做得不到位,應該是一天一檢測,結果我們一個周一檢測,等到發現土壤有問題后,已經對根部造成了損傷,導致了整個園區的藍莓產量降低。”
看著藍莓園里地前來采摘的游客,孫芳和丈夫崔銀峰體會到了成就感,也體會到了返鄉創業的收獲。“我們返鄉創業的第一季藍莓馬上結束,明年我們繼續努力,更上一個臺階!”
(半島全媒體記者 尹彥鑫)
- 三大新專業首登本科目錄? 瞄準未來產業開啟交叉培養新賽道
- 邊防軍官41歲“棄武從醫”躋身艾灸保健賽道,用匠心守護中醫藥文化
- 青島故事 | 堅守一列車,守住一份心!90后列車長撿金不昧顯擔當,剪紙釋壓見真情
- 電影《插翅難逃》定檔7月5日,三大劫案還原90年代血色追緝!
- 泰康人壽青島分公司HWP合伙人韓熙俊:泰康賽道新機遇,健康事業再啟航
- 醫療墊付30萬元,新華保險助力客戶獲得“釔90微球”治療
- 90歲“婚紗泰斗”讓婚禮超越甜蜜
- 高考志愿新選擇:寵物、智能農機等專業劃出“新賽道”
- 青島故事|90歲“婚紗泰斗”讓婚禮超越甜蜜
- 青島故事|“青島是我的第二故鄉”,90歲婚紗設計師陳富美:山東婚禮是禮與審美的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