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鄉做“飛手”種藍莓,小伙年收入超20萬
不去大城市干程序員,他選擇返鄉創業成為一名新農人。2020年,90后小伙安周鵬回到老家青島西海岸新區張家樓街道辦事處。他自學無人機,成為一名農業植保飛手。2023年,他又開始到大型種植園里擔任技術經理,各項收入加起來每年超過20萬。
返鄉創業做“飛手”,最多日賺過千元
90后小伙安周鵬大學主修計算機編程,2020年畢業時已經應聘上海一家公司。“實習期月薪四五千,轉正以后能過萬。”安周鵬說,當時想到離家比較遠,而且上海消費也挺高,就選擇回老家創業。
因為是計算機專業,對各類機械設備感興趣。“正趕上無人機噴灑農藥的風口,很少有人做。”安周鵬說,他就花了幾萬元買了一臺農業植保無人機。由于價格便宜,噴灑效果好,很快就打開了市場。
“高峰期一天賺一兩千沒問題,有時候更多。”安周鵬說,雖然只能干幾個月,收入二三十萬很輕松。但是,干活的勞動強度也很大,新加入的“飛手”越來越多。“年紀大一點的接近60歲,也有不少女生在學習。”安周鵬說,行業競爭越來越大,他開始選擇新的突破口。
跨界當智能化藍莓管家,一年收入近20萬
2023年,他來到藍莓科技小院,開始擔任專門的技術員。安周鵬說,現在的藍莓種植越來越智能化。比如,他們的大棚是全自動控溫系統,能讓藍莓一直保持在最舒適的溫度。
傳統的大棚,需要人工手動來調節。“肯定做不到系統那樣精準。”安周鵬說,現在藍莓全是盆栽種植,水肥也由機器來控制。他們提前設置好相關參數,就能保障準確運行。
“我們的藍莓產量一棵樹能達到4斤左右。”安周鵬說,因為缺乏資金,他沒有選擇自己創業,而是擔任專門的技術經理,收入跟藍莓的產量掛鉤。同時,他也沒放棄農業植保無人機。他組建了一個小團隊,日常工作由其他人負責。
“一年算下來,也能收入二十萬左右。”安周鵬說,相比于城市,農村年輕人相對較少,他們能看到更大的職業發展潛力。
(半島全媒體記者 孫桂東 王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