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三代人齊上陣!青島馬拉松成了家庭歡聚的樂園
4月20日清晨的青島海濱,微涼的海風拂過五四廣場。2.5萬名跑者會聚于此,即將開啟2025青島馬拉松的征程。70歲的王增勝站在人群中整理了一下胸前的號碼牌,這已經是他第七次征戰(zhàn)青馬賽道。只是與前六次不同的是,這次他的身邊多了三位特別的跑友——自己的老伴、兒子和孫子。一家三代四口人同跑青島馬拉松,無疑成了這條賽道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他們的故事也超越體育競技本身,成為青島全民健身浪潮中最溫暖的注腳。
王增勝(左一)與家人在青馬賽場合影。
王增勝年少時就喜愛運動,中學時代就讀于青島24中,學校的800米、1500米等中長跑項目的紀錄都由他保持。后來,畢業(yè)進入雙星集團,由于工作比較繁忙,王增勝少有時間再去保持規(guī)律運動。但年少時打下的運動基礎讓他在工作崗位上精力充沛,每天都是活力滿滿。
隨著年齡增長,王增勝渴望參加體育運動的愿望絲毫不減,他逐漸恢復了跑步的習慣。2016年的時候,還差幾個月就要退休的老王報名參加了武漢馬拉松。“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跑馬拉松,當時跑了一個半馬,這一下就有點上癮。”
2017年青島也開始舉辦城市馬拉松,王增勝自然不能錯過在家門口體驗的機會。“從那年開始,我連續(xù)六屆都報名參加,沒有缺席過一次咱家鄉(xiāng)的馬拉松,所以今年開始,我也被官方認定為永久跑友,這也意味著我擁有了一個永久號碼,未來的青島馬拉松不需要再去抽簽,特別感謝組委會的這項政策。”王增勝和記者說道。
一家三代四口人奔跑在青馬賽場上。
在王增勝的帶動下,家人也逐漸有了跑步的習慣。他的兒子王曉輝在2021年第一次陪著他走上了青馬的賽道,爺倆攜手跑完了21公里的路程。也是從這時起,長跑運動逐漸成了全家人的共同愛好。經過幾年鍛煉,王增勝與家人們的參賽熱情逐漸高漲,邁入古稀之年的老王也想在青馬賽場上體驗一把“家庭齊上陣”的快樂。于是,兒子和他一起報名了半程馬拉松,老伴則和孫子一起報名了5公里歡樂跑的項目。當四張印有不同號碼的青馬號碼簿在晨光中交疊時,這個愿望就這樣達成了。
三代人參加青島馬拉松的故事恰與青島群眾體育發(fā)展史同頻共振。根據(jù)青島市體育局數(shù)據(jù)顯示,自2017年青島馬拉松升級為國際田聯(lián)銅標賽事以來,家庭參賽比例逐年遞增,2023年賽事中,親子跑報名家庭達2300組,創(chuàng)歷史新高。“過去參賽者多是專業(yè)跑友,現(xiàn)在每公里都能看到牽著孩子手的父母、推著輪椅陪老人慢走的家屬,還有很多年齡特別小的小朋友。”賽事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道。
當發(fā)令槍響徹五四廣場,25000名跑者匯成的洪流中,王增勝一家三代人的身影依然醒目。老王與老伴一起戴著帥氣的遮陽帽,兒子的小腿肌肉線條分明,小孫子穿著白色的運動襪活力十足。“健康、陪伴、傳承”的寓意不言自明。他們用腳步丈量著城市的發(fā)展軌跡,也踏響了全民健身時代的強音。在這里,每個人都是自己健康的冠軍,每個家庭都能跑出幸福的加速度。
(半島全媒體首席記者 杜金城)
- AI觀察丨科幻照進現(xiàn)實!從馬拉松到格斗,人形機器人在“賽”什么
- 武漢開展新能源滅火救援演練 機器人電子狗齊上陣
- 皇尊莊園助力青州馬拉松,山楂美酒展現(xiàn)古城魅力
- 半島叨叨|機器人跑馬拉松,人類陪跑員的存在究竟有何深意?
- 非遺文創(chuàng)齊上陣、傳統(tǒng)潮流碰撞忙!嶗山這塊“寶地”煥新生
- 青島烹飪職業(yè)學校:讓學校成為生命成長的生態(tài)樂園
- 西海岸漢風書院“小記者站”優(yōu)秀作品展示—— 圖書館—我的樂園
- 西海岸漢風書院“小記者站”優(yōu)秀作品展示——我的樂園
- 華夏良子護航青島馬拉松丨網友直呼“太超前”
- 奇跡!患尿毒癥21年,他堅持跑了72場馬拉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