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謠:月經周期縮短就是卵巢早衰?并不準確
2025-04-15 13:54
大眾報業·半島網閱讀 (16298) 掃描到手機
半島網4月15日訊 月經,作為女性健康的晴雨表,其周期和狀態的變化常常能反映出身體內部的一些情況。近期,“女性月經周期縮短就是卵巢早衰的標志”的說法,引發不少女性擔憂。事實上,這種說法并不準確。月經周期在一定范圍內的波動屬于正?,F象,不能簡單等同于卵巢早衰。
女性的月經周期通常以28天為基準,但在21-35天之間都屬于正常范圍。即使是同一個人,周期也可能因情緒、壓力、飲食或環境變化而出現調整。比如周期提前或延后7天內,如果沒有其他不適癥狀,通常不需要特別擔心。
卵巢早衰是指女性在40歲之前卵巢功能出現明顯減退的現象,主要表現為月經稀發或停經4個月以上,伴有雌激素水平下降以及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而月經周期縮短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對于年輕女性來說,壓力大、熬夜、過度減肥等都可能導致周期變化。35歲以后,隨著卵巢功能自然衰退,月經周期也可能逐漸縮短。此外,黃體功能不足、甲狀腺功能異常等疾病因素也需要考慮。
如果女性發現自己的月經周期持續少于21天或長于35天,或者伴有經量明顯減少、非經期出血等癥狀,建議及時就醫檢查。平時可以通過記錄月經周期、保持健康生活方式來維護生殖健康。
需要提醒的是,單純的月經周期變化不能作為判斷卵巢功能的依據。網絡上一些關于“卵巢早衰”的過度解讀,很容易造成不必要的焦慮。女性朋友應該科學認識自己的身體變化,遇到問題及時咨詢專業醫生,不要輕信傳言。
目前醫學上對于卵巢功能的評估需要結合多項指標,包括激素水平檢測、超聲檢查等。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規律作息,均衡飲食,才是維護卵巢健康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