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故事|洋玩具皮納塔,從鄉村走向世界
有一種洋玩具,叫皮納塔,流行于歐美許多國家,深受外國小朋友的喜愛。在青島西海岸新區海青鎮,有一位“鄉村好青年”,叫安志勇,專門帶領村里人從事皮納塔制作,產品遠銷海外十幾個國家,年出口量能達到二百多萬只,讓小鄉村里生產的洋玩具走向了大世界。
安志勇和他生產的皮納塔
4月11日,青島西海岸新區海青鎮,臨海村村民安志勇正忙著制作各種皮納塔。“皮納塔主要是歐美國家的一些小朋友在節日、派對、生日等一些活動中玩的。”安志勇拿著一款城堡造型的皮納塔介紹說,皮納塔屬于西方傳統玩具,玩起來類似于砸金蛋。常見的皮納塔屬于紙制品,內部是空的,可以填充糖果、玩具、紙花等內容。玩游戲時一般由大人將皮納塔掛起,由小孩子戴上眼罩,手持小棒進行敲擊,直至打開后將內部的糖果玩具灑落出來,從而收獲禮物。
安志勇演示皮納塔的玩法。
“我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村人。”85后的安志勇回憶說,他曾經也上過班,后來從工廠辭職創業。2008年,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從國際電商平臺上看到了皮納塔這個充滿新鮮感的東西,并對此“一見鐘情”,于是沉下心來開始鉆研制作、考察市場,和外國客戶進行溝通交流,最終在村子里搞起了皮納塔產業。
傳統皮納塔及其相關配件
“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海里游的,我都能做!”安志勇笑著表示,只要客戶提供一個想法或方向,他就能用不同的圖案造型實現出來,“只有客戶想不到的,沒有我做不了的。”安志勇表示,作為一個本身就喜歡玩手工的人,制作皮納塔正符合了他的興趣愛好。如今,安志勇可以生產超過五百種造型的皮納塔,在他的制作空間里可以看到款式各異、琳瑯滿目的皮納塔產品。
皮納塔內部可以放置糖果、小玩具等。
為了滿足客戶的需求,早期,安志勇曾自學PS、CAD等軟件用于設計制圖,而他也以此為樂,源源不斷地創作出令客戶滿意的產品。他所制作的皮納塔很受海外市場的歡迎, “最高峰的時候一年能出口二百多萬只,每年的營業額差不多在一千萬元到兩千萬元。”安志勇表示,如今從海青鎮生產的皮納塔產品已遠銷包括俄羅斯、加拿大、美國、英國、西班牙、比利時、德國、澳大利亞等在內的十幾個國家。
造型主題各異的皮納塔
剛開始接觸皮納塔時,安志勇就覺得這個主要靠手工生產的東西很適合在農村做。“最高峰的時候,整個海青鎮差不多得有近千人從事制作。”安志勇表示,皮納塔制作吸納了不少農閑時候的農村勞動力,增加了大伙兒的收入,同時連周邊的日照等地的勞動力也能參與其中。
制作完成的生日皮納塔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海青鎮人,安志勇內心里始終覺得,一個人富不算富,能夠帶動村里人、鎮里人富,才是一件真正有意義的事情。多年來,在安志勇的帶領下,許多村民參與到皮納塔制作中,并因此增加了收入,鄉村里生產的皮納塔也正走向更廣闊的國際市場。與此同時,安志勇也憑借著個人的踏實努力,獲評了2018年度青島市脫貧攻堅和扶貧協作先進個人、2024年度青島西海岸新區“鄉村好青年”等榮譽。
小型的皮納塔
造型主題各異的皮納塔
安志勇自學軟件進行設計。
村民制作出皮納塔。
村民操作設備,制作皮納塔所用到的紙質材料。
村民制作數字皮納塔。
村民制作皮納塔。
安志勇可以生產超過500種皮納塔。
(半島全媒體首席記者 孟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