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故事|80后返鄉接管父親櫻桃園 直播帶貨畝賺七八萬
進入4月份,萊西市水集街道小夼村大櫻桃迎來豐收季。1986年出生的張克平16年前返鄉創業,從父親手里接過種植大棚。他率先引入全自動溫控技術,畝產量達到2000斤。同時,他還打通線上渠道,把櫻桃賣到全國各地,收入也大幅提高,每畝地純盈利達到7、8萬元。種植收益高了,村里不少年輕人返鄉創業,80后的果農已經接近一半。
用上溫室大棚,提前上市一斤賣到50元
“我們這里從1997年就開始種植大櫻桃。”種植戶張克平說,他父親是最早的一批。當時,他們從煙臺引進了品種和技術。
“當時技術還不成熟,畝產量也就1000斤左右,而且品種也比較老舊。”張克平說,后來父親年紀比較大,就想讓他回來接手。當時,家里只有4畝地,種了一個大棚,一年也能收入十幾萬。他當時正在外面工作,掙得還不如家里多。于是,他就下定決心,回家好好種櫻桃。
回家以后,他又承包了6畝地,擴大到3個大棚。除此之外,他還引入自動控溫技術。通過調節大棚里的溫度,來控制櫻桃的成熟期。“這些都是自己摸索出來的,比如開花期最適宜的溫度是18℃到22℃等等。”張克平說,跟傳統的露天種植相比,大棚上市的時間早,價格也相對較高。
“現在一斤能賣到50元,高峰期能賣到70元。”張克平說,現在種植技術已經非常成熟,畝產量能達到2000斤左右。而且,個頭比較大,甜度高,市場上非常受歡迎。
線上銷售一畝賺七八萬,村里年輕人掀起返鄉潮
“產品質量好,我們從來不缺訂單。”張克平說,剛開始的時候,他就在朋友圈銷售。從2019年開始,抖音平臺火了以后,他又從上面直播帶貨。
“少了中間商,我們的利潤更高。”張克平說,每斤至少有10元差價。線上渠道打通以后,果農的收入更好了。而且,快遞發貨速度更快,消費者的體驗也更好。
為了保障口感,他們每天凌晨3點左右開始采摘,一直忙到早晨6點左右。這也是他們長期摸索出來的經驗。這個時間段,氣溫比較低,果實更容易保存。現在快遞物流很快,省內一般早晨發貨,下午就能到餐桌。省外的話,一般第二天中午就能送到。省去了中間環節,果實的口感更好。
“櫻桃還沒摘,訂單已經開始排隊了。”張克平說,購買的客戶全國各地都有,很多都是回頭客。雖然今年的價格略有下降,一畝地純收入也能有七八萬。
在高收益的影響下,村里這兩年種櫻桃的年輕人越來越多。“80后占了近一半。”張克平說,最年輕的有一個00后。截至目前,他們村里的種植面積已經超過350畝。
做強品牌,大櫻桃走向世界
“年輕人的視野更開闊。”張克平說,相比于父輩,他們對新技術的接受度更高。這兩年,大家的種植技術也越來越精進。而且,品牌意識越來越強。
從1997年種植櫻桃以來,他們村已經有20多年歷史。“在萊西當地比較有名,全國知名度還沒打開。”張克平說,現在隨著短視頻平臺的發展,他們面對的都是全國的客戶。他們種出的櫻桃個大果甜,想要賣出更好的價格,就必須抱團發展,做強村里的品牌。
未來,他們希望能夠持續選擇更優異的品種,讓小夼村櫻桃結出更多的“致富果”。
(半島全媒體首席記者 孫桂東)
- “80后”江蘇泰州市委常委秦猛已任泰州市常務副市長
- 財經觀察丨家族“內斗”落幕?杉杉股份創始人之子成“老賴”,此前80后繼母上位
- 一圖速覽抗戰勝利80周年晚會展覽安排
- 年輕一代文藝工作者全面擔當抗戰勝利80周年文藝晚會主力
- 9月3日晚舉行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文藝晚會
- 38小時跨越1900公里,溫情鋪就特殊返鄉路
- 華為Pura 80系列與MateBook Fold時尚品鑒會圓滿落幕——藝術與科技共繪海天映像
- 中美俄將共同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外交部回應
- 貫穿暑假+國慶,中山公園燈會重啟!80、90后“爺青回”,快來解鎖多種玩法
- 青島故事 |“我的姑娘們像花一樣美!”青島大姨組建老年模特隊30年,年齡最大的學員近80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