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小兵”敬禮告別,相約下次再相“艦”
半島全媒體記者 孫兆慧 李曉哲 王春燕
情系浪花白,最愛海軍藍。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北部戰區海軍艦艇開放活動在青島舉行,活動即將落下帷幕。連日來,在青島港3號碼頭和奧帆中心開放的5艘軍艦吸引眾多游客登艦參觀。每一艘軍艦無不讓人感嘆國之重器的崛起,更慶幸自己生在華夏,國興軍強!
10月3日,艦艇開放活動的最后一天,來奧帆中心參觀唐山艦和邯鄲艦的游客仍絡繹不絕。在軍艦上,記者看見80多歲高齡的老兵,還有穿著軍裝的7歲“小兵”,在對軍艦敬禮告別。
卞爺爺的孫子外孫共同敬禮
80歲老海軍帶孫子外孫來,一同敬軍禮告別軍艦
剛從唐山艦下艦,面朝著龐大的軍艦,一位腰板直挺的老人正在給一高一矮兩位年輕人講述自己的從軍經歷。這位老人身穿老式西裝,頭戴一頂白色棒球帽,氣宇非凡。
采訪得知,他是名老海軍,1966年入伍,當了20年兵。“我曾是青島海軍。從一個農村孩子來到部隊,來到海邊,學到了不少東西。”
登艦參觀完,他直言和以前大不一樣。“我當時在‘81炮艇’上,那個時候只有火炮、魚雷,你看現在的裝備先進多了。今天來一看,我們國家確實強大了。”
19歲的外孫王正昊和14歲的孫子卞博成是從小聽著爺爺的故事長大的,這也對他們造成了深遠的影響。
“我現在在國外念書,原本是報考了軍校,可惜落榜。爺爺從小對我的愛國主義教育對我影響很大,最直觀的感受就是我非常有文化自信,我可以很自豪地告訴外國人我來自中國,國家的強大就是我們這些在外讀書人的底氣!”王正昊說。
記者提出要給他們和軍艦合個影,卞爺爺說,“我帶著孩子們一起給軍艦敬個禮吧。”他先是給孩子們示范了一個標準的軍人敬禮,孫子外孫站在他的兩側,卞爺爺喊“敬禮”,三人利落果斷地抬起右手。
60多歲的老兵宋俊業
無論是在艦下,還是在艦上,都不乏老兵的存在。看到艦艇的那一刻,他們仿佛也回憶起了自己的當兵生涯。60多歲的宋俊業穿著戰友送的海軍藍白條紋短袖,因為在船上當過兵,他說一定要來看一看。“感覺我又回到船上來了,又回到當兵的時候,心里很激動。”
他希望多多舉辦艦艇開放活動。“海軍節我也來過。我很期待這樣的活動,舉辦得越多越好,我肯定每次來!”他笑說。
7歲“小兵”身著軍裝登艦,幼兒園時就是小軍迷
在唐山艦上,一個穿著軍裝的小朋友的身影引起了記者注意。他叫蘇泓睿,今年7歲,上小學二年級。
“他從兩三歲開始吧,就喜歡軍人題材的東西。可能跟家里從事這個行業有關,我和我父親都是在軍工廠工作。從幼兒園大班開始,喜歡上艦艇的模型。所以今天艦艇開放日我帶他來看看真正的軍艦。走的時候自己非要穿著這一身軍裝。”爸爸蘇建坤說。
穿軍裝的“小兵”蘇泓睿
當記者問道他的夢想,蘇鴻睿堅定地說,“我想當一名軍人!”說著,他向軍艦敬了個禮,儼然一副“小兵”模樣。
在這些天里,記者采訪過不少小軍迷,看著他們一幅幅年輕堅毅的面龐和對軍人的欽佩和向往,讓人不禁感慨在實現中國夢強軍夢的過程中,新一代人逐漸開始扛起這面大旗。
在當天,有一位專門從江蘇趕來的老兵,雖然已經退役,但磨不掉兩年軍旅生涯帶來的寶貴財富,也忘不掉穿上軍裝抬頭挺胸的民族自豪感。“2016年我大學一畢業就來青島服役了,為期兩年。當兵是我從小的夢想,小時候就覺得長大報效祖國是一件很自豪的事。也是因為年齡,當時已經24歲,如果再不當兵可能就真的無法圓夢了。兩年的軍旅生活對我來說磨煉了意志,遇到困難的第一時間我想的是如何克服,而不是逃避。”
其實,于愷早就想來回青島看艦了。“我4月23日就想來,但是沒有買到車票。今年10月1正好有時間,一定得抓住這個機會,不給自己留遺憾。”
于愷曾在青島服役
這次他是退役后第一次回青,五年多的時光飛快,他也感慨青島也越來越好。“我坐飛機來的,首先機場就有了很大的變化。從青島北站到奧帆中心的這一路,很多細節都變了,城市面貌越來越好了。”
最后,和很多老兵一樣,他也用一個敬禮的姿勢,告別了軍艦,也是對過去的自己敬了個禮……
老兵敬禮告別軍艦
到今天,為期三天的艦艇開放日就落下了帷幕。沒有哪個港口,是永遠的停留,讓我們一起期待下次與它們再“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