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巴嫩多地新一輪通信設備爆炸事件已致20人死亡
繼17日黎巴嫩多地發生傳呼機爆炸事件后,當地時間9月18日下午,黎巴嫩多地再次發生通信設備爆炸事件。截至目前,已有20人死亡,450余人受傷。
黎多地發生新一輪通信設備爆炸事件 四百余人傷亡
據總臺記者18日下午獲得的消息,黎首都貝魯特、東南部的馬加勇(Marjayoun)、東部貝卡谷地等地發生多起爆炸案,設備包括尋呼機、對講機以及無線通信設備等。有部分地區房屋因此出現起火或爆炸。黎東部貝卡谷地的索莫爾鎮(Sohmor)發生的無線通信設備爆炸已造成3人死亡。此外,黎南部多地的電力系統發生爆炸,南部馬爾瓦辛鎮的一個女孩因家中太陽能發電系統發生爆炸而受傷。
黎巴嫩公共衛生部公共衛生緊急行動中心最新的通報顯示,新一輪無線通信設備爆炸已造成至少20人死亡,450多人受傷。有消息顯示,發生爆炸的通信設備經確認為ICOM V82型對講機,據稱為日本制造。
此前發生的黎多地傳呼機爆炸事件已致12人死亡
當地時間18日,黎巴嫩看守政府公共衛生部長菲拉斯·阿卜亞德宣布,尋呼機爆炸事件遇難人數升至12人,其中包括2名兒童和多名衛生部門工作人員。在爆炸事件發生后的很短時間內,2700至2800名傷員被送往醫院,其中10%為重癥,需要住院治療的傷員有1800人。
在爆炸事件發生后,黎巴嫩真主黨隨即指認以色列發起襲擊,誓言讓以色列“受懲罰”。
伊朗駐黎大使在爆炸事件中受傷 伊朗稱將嚴肅追究
此外,伊朗駐黎巴嫩大使在17日黎巴嫩多地的傳呼機爆炸事件中被波及。據總臺記者當天獲得的消息,伊朗駐黎巴嫩大使受輕傷,并在醫院接受治療,狀態良好。
伊朗常駐聯合國代表伊拉瓦尼(資料圖)
當地時間18日,伊朗常駐聯合國代表伊拉瓦尼在致聯合國的信函中表示,伊朗將嚴肅追究伊朗駐黎巴嫩大使遇襲事件,并要求聯合國秘書長和安理會強烈譴責以色列的恐怖主義行徑和犯下的可怕罪行。
以色列多位高官發聲 卻未正式回應
在黎巴嫩發生第二輪通信設備爆炸事件后,以色列防長加蘭特、以色列國防軍總參謀長哈萊維以及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先后發表聲明,但均沒有正面回應黎巴嫩多地發生的爆炸事件。
以防長稱贊以情報機構
以色列國防部長加蘭特(資料圖)
當地時間9月18日,以色列國防部長加蘭特在一次關于以色列北部地區局勢的講話中明確稱贊以色列情報和特勤局(摩薩德)和整個國防機構的"偉大成就"。不過他沒有直接提及近兩天來黎巴嫩多地發生的通信設備爆炸事件。
以軍總參謀長強調
以還擁有許多尚未使用的能力
當地時間9月18日,以色列國防軍總參謀長哈萊維表示,以色列在戰爭中還擁有許多尚未使用的能力。他表示,“準備工作做得不錯”,以色列軍方正在制定這些計劃,并繼續向前邁進。
以色列國防軍總參謀長哈萊維(資料圖)
哈萊維未明確提及是不是就黎巴嫩通信設備爆炸事件發表了上述言論。
以總理:將讓以北部居民安全返回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資料圖)
當地時間9月18日,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發表聲明稱,將讓以色列北部的居民安全返回家園。這是在黎巴嫩連續兩天發生大規模通信設備爆炸后,內塔尼亞胡首次公開發聲。
古特雷斯:對黎多地通信設備爆炸事件表示震驚
當地時間9月18日,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發表聲明,對黎巴嫩多地在9月17日和18日發生的大量通信設備爆炸事件深感震驚,呼吁各方保持最大克制,以避免事態進一步升級。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資料圖)
古特雷斯敦促各方遵守對全面落實2006年安理會第1701號決議的承諾,立即停火,以恢復穩定。他表示,聯合國支持一切外交和政治努力,以結束威脅該地區的暴力沖突。
聯合國人權高專要求進行獨立調查并追責
當地時間18日,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沃爾克·圖爾克針對黎巴嫩尋呼機爆炸事件發表聲明,呼吁所有在該地區及其他地區有影響力的國家立即采取措施,避免當前沖突進一步擴大。圖爾克表示,保護平民必須是首要任務,緩和局勢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
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沃爾克·圖爾克(資料圖)
圖爾克指出,同時針對數千人實施襲擊,且不知道襲擊時誰持有目標裝置、其位置和周圍環境,這違反了國際人權法,并且在適用范圍內違反了國際人道主義法。必須對這些大規模爆炸的情況進行獨立、徹底和透明的調查,并追究下令實施此類襲擊的相關人責任。
安理會將舉行緊急會議 討論黎多地發生的爆炸事件
當地時間9月18日,央視記者向聯合國安理會輪值主席國斯洛文尼亞方面確認,安理會將在當地時間20日下午就近期黎巴嫩多地發生的通信設備爆炸事件舉行緊急會議。據了解,會議由阿爾及利亞要求召開。
聯大通過決議 要求以色列結束在巴勒斯坦非法占領
此外,18日當天,聯合國大會在討論巴以問題的第十次緊急特別會議上,投票通過關于以色列在巴勒斯坦被占領土問題的咨詢意見的決議草案,要求以色列在決議通過后12個月內結束其在巴勒斯坦被占領土的非法存在。
表決中,124票贊成,美國、以色列等14票反對,43票棄權。中國投下贊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