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3萬到22378.5萬千瓦,看山東電力跨越式發展
山東電力千倍級增長、綠色化革命
□數據整理:劉童 數據來源:省能源局、國網山東電力 制圖:鞏曉蕾
經濟發展,電力先行。新中國成立75年來,齊魯大地從“嚴重缺電”到“敞開供電”再到“新增用電量全部由綠電供應”,山東電力產業從無到有、由弱轉強,實現多項新跨越,有力推動全國電力事業高質量發展。
75年滄桑巨變,從1949年全省發電裝機容量僅有13萬千瓦,到如今發電總裝機達22378.5萬千瓦,增長了約1700倍;最高電壓等級從新中國成立之初的33千伏發展到現在的1000千伏特高壓電網……電力跨越式發展的背后,是山東以電力保供之“穩”支撐經濟發展之“進”,深入落實“雙碳”戰略,堅定不移推進能源革命,全力構建新型能源體系的生動實踐。
電網是電力輸送的“大動脈”。新中國成立初期,電力建設滯后于經濟發展,全省嚴重缺電。如今,山東不斷增強電力供應能力,澎湃電能有力支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和人民生活奔向共同富裕。今年上半年,山東累計新建輸電線路1352公里,新增變電容量1029萬千伏安。
電力是推動鄉村振興的“硬核”支撐。1996年除夕,隨著費縣方城鎮西紅峪8家農戶合閘送電,山東成為全國首個實現“戶戶通電”的省份。如今,農網鞏固提升工程持續向縱深推進,“十四五”以來,全省農村電網累計完成投資345.45億元。
電力安全可靠供應是社會、經濟平穩運行的基礎保障。2005年,山東積極實施“外電入魯”戰略,改變電力供應完全依靠“本省就地平衡”發展方式,結束了全省獨立省網歷史。今年8月,山東電網接納外電能力提升至3300萬千瓦。截至8月底,省內發電、省外來電分別達到4572.32億千瓦時、985.43億千瓦時。
實現“雙碳”目標,能源是主戰場,電力是主力軍。山東光伏裝機連續七年居全國第一,海上風電新增規模連續兩年居全國第一,新型儲能規模居全國第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裝機、發電量實現三年“雙翻番”,截至今年6月底,裝機達到1.007億千瓦,成為東部沿海地區首個過億省份。目前,全省新能源裝機達到1.0358億千瓦,占比達到46.3%,年底將歷史性超過煤電。
(大眾日報記者 劉童 通訊員 辛昊 胡錦程)
- 身邊的醫靠 | 5歲燙傷女孩被遺棄,13 位護士 “媽媽” 照顧 300 多天!醫患溫情故事邀您分享
- 臺灣高雄市海域發生4.0級地震,震源深度13千米
- 全省第一 !高密獲17金6銀13銅!
- 濰坊壽光北部13萬畝鹽堿地邁向高產田:八年改堿奪糧,鹽堿灘拱起“金糧倉”
- 國網山東電力換帥,林一凡任董事長
- 今日辟謠(2025年6月13日)
- 日照12345熱線接聽預告:6月13日,日照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負責同志接聽企業和群眾來電
- 聯播一瞬|8年13次打破世界紀錄的青島港長啥樣?
- 青島市13個項目入選2025年度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產業攻關儲備項目
- 山東省安排六次高考志愿填報,6月13日至16日提供填報志愿模擬演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