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綁“僅退款” 機制與技術要跟上
半島全媒體評論員 管亞楠
讓商家叫苦連天的“僅退款”終于迎來了政策調整。
去年12月,國內多個主流電商平臺開始引入“僅退款”服務,為電商“內卷”再添一把熱火。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僅退款”服務卻逐漸引發了諸多爭議,不僅商家對此紛紛表示不滿,認為是平臺方“偏袒”消費者,也加劇了消費者與電商賣家之間的矛盾,“僅退款”相關話題頻繁登上熱搜榜。
近日,淘寶宣布自8月9日起實施優化后的“僅退款”策略,將升級已收到貨僅退款的異常行為識別模型,拒絕有異常行為的僅退款訴求。有業內人士表示,淘寶“僅退款”模型升級后,將有力打擊別有用心的消費者“薅羊毛”,淘寶商家的正當權益將得到更可靠的保障。
從完全站“用戶至上”轉變為有條件地執行“僅退款”,可以看到,即使是在各大平臺使出渾身解數爭奪消費者的今天,電商服務也不應“慷他人之慨”,而應從機制與技術上求得商家與消費者之間的平衡。
事實上,“僅退款”被商家詬病更多的是因為平臺方簡單粗暴的不作為,而非對消費者的“過度保護”。“僅退款”的初衷,是讓權益受損的消費者可以更強勢地保護自身權益。然而這種平臺賦予消費者的“強勢”,也剝奪了商家申辯的權利。也因此,讓個別消費者抓住這個漏洞,輕松實現“零元購”。
截至2023年12月,我國國內購物用戶規模已經達到9.15億人。這種規模的市場,通過機制與技術手段提高消費體驗,已經成為當下電商精細化發展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更人性化的正向激勵。例如,通過大數據來判斷風險,在各大平臺的極速退款、京東的以換代修、淘寶88VIP會員的開通規則上,早已大量應用。而這些技術手段,既能讓電商平臺的運營策略盡量不變形,也能幫助它們成為更有利于買賣雙方的潤滑劑,而不是“薅羊毛”的工具。
應該認識到,“僅退款”作為一種維權手段,只是工具,既應該讓更多需要它的人更便捷地使用,也需要讓濫用工具謀取不正當利益的人受到懲罰。僅僅因為有人濫用工具,就判定工具本身的善惡,甚至忽視其產生的正面價值,其實是看輕了維護消費者權益的重要性,也是在用小部分人的惡,去懲罰絕大多數心懷善意的消費者。
- 財經觀察|多平臺網店關閉,消費者退款遇阻!從“一哥”到停工停產,羅馬仕經歷了什么?
- 羅馬仕多個電商官方旗艦店關閉,消費者退款難題待解
- 膠州鋪集:現代化技術種出好“豐”景
- 浦發銀行威海文登支行:警惕從“客服退款”到“余額清零”的連環計
- 關于建立《青島市科研基礎設施和科研儀器聯合評議工作機制》和《青島市科研基礎設施和科研儀器績效評價工作機制》的通知
- 膠州:技術幫扶暖基層 健康共筑惠民生
- 從田間到舌尖,新技術帶來新滋味
- 新研究揭示常用止痛藥的全新作用機制
- 新專業擴容,部分選科“松綁”!2025年高校招生專業呈現新變化
- 帶領技術團隊擔當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中國高速列車領域技術帶頭人梁建英獲評“全國道德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