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南轄區2024年以來入戶盜竊“零發案”,54天社會面零刑事警情 繪就平安市南建設“新楓景”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田 通訊員 王麗梅
今年以來,市南分局緊盯影響群眾安全感的侵財類案件,堅持夯基蓄勢、協同共治、科技賦能,深入實施社區警務、預防警務、數智警務,全局上下一盤棋、一條心,織密整體防控一張網、一道墻,全力守護轄區社會大局安全穩定。截至目前,可防性案件下降25%,入戶盜竊實現“零發案”,累計54天社會面零刑事警情,社會治安秩序持續向好,群眾安全感、幸福感不斷攀升。
一、聚焦夯基蓄勢,做實社區警務,打通基層治理“新路徑”。一是厚植主防理念。緊緊圍繞“基礎牢、出事少、治安好、黨和人民滿意”目標,把社區警務置于基礎性、支撐性、先導性位置來抓,做深做細派出所主防,將轄區警情發案作為社區民警星級評定的重要標準,壓實盯人、控事、搜情、防風險、解民困“五項”責任,推動可防性案件由“事后打擊”向“事前防范”質的轉變。二是明確主防職責。細化6大類、12大項、39小項社區民警工作清單,制定配套工作方案,高標建設50處社區警務室,打造成基礎工作收集站、矛盾糾紛化解站、便民利民服務站,最大化發揮社情民意感知哨、風險隱患預警哨、警情處置前沿哨的源頭預防作用。三是豐富主防功能。深化“警格+網格”融合警務機制,創新“1+1+2+N+N”社區警務模式,選派148名領導干部下沉一線包聯社區,會同社區民警開展“雙報告雙評議”活動,現場宣傳防詐、防盜、防火安全知識,通過發放警民聯系卡、組建微信群等方式,時刻關注社情動態,發布預警信息,織密織厚預防違法犯罪防控網。
二、聚焦協同共治,做實預防警務,構筑治安防控“同心圓”。一是完善體系機制建設。搭建“高中平”三個維度治安防控網,以“13515”快反體系為支點,統籌全局警力資源,屯警街面、動態用警,發動網格員、保安、樓組長、志愿者等社會力量,組建5117人的“市南義警”隊伍,佩戴紅色袖標,分組列隊穿梭在景區景點、大街小巷、社區樓院,形成一道移動的社會面巡防風景線,全方位打造具有市南特色的街面“大巡環”和社區“小巡環”治安防控體系。二是優化巡防勤務部署。堅持警力跟著警情走,加大易發案時段、區域、部位的巡邏密度,強化警種部門、派出所信息共享、協同聯動。結合警情發案趨勢,每周對110、PTU、快反分隊巡控方案進行調整,合理調配警力,優化巡邏路線,實現科學研判、精準布勤、全面巡防,最大限度降警情、控發案。三是加大治安查控力度。持續開展“警燈閃爍”行動,綜合“車巡+步巡+視頻+無人機”,在主干道路、背街小巷和居民小區疊加巡邏碰撞,做到逢疑必檢、查控必嚴,進一步提升街面見警率和治安控制力,對“兩搶一盜”、打架斗毆、尋釁滋事等違法犯罪形成有力震懾,守好街面防控“第一道防線”,確保社會治安秩序良好。
三、聚焦科技賦能,做實數智警務,增強實戰應用“支撐力”。一是科技支撐“智慧防”。堅持向科技要警力、要戰斗力,積極構建“專業+機制+大數據”新型警務運行模式,以智慧公安二期建設為抓手,推動1075個智慧安防小區提檔升級,打造覆蓋全域的“智慧巡防”體系。二是要素管控“精準防”。起底式排查風險隱患,常態化組織治安清查,加大旅館民宿、娛樂餐飲、出租房屋等場所的檢查力度,著力鏟除黃賭毒、盜搶騙等違法犯罪行為滋生土壤。采用入戶摸排+智慧終端采集+大數據管理的方式,實現人、事、地、物、網等基礎數據的全要素匯聚、分層級整合、全方位管控。三是視頻巡查“全域防”。依托警情日調度機制,動態掌握全區社會治安形勢,深入分析警情發案特點,落地落實“1+15”視頻指揮調度體系,線上線下同頻聯動,嚴格7x24小時全域巡查和重點巡視,為精準防控提供全天候數據支撐,及時發現可疑人員、車輛,推送一線警力盤查處置,以科技手段提升社會面違法犯罪防控新效能。
下一步,市南分局將始終初心如磐、奮輯篤行,將維護安全穩定、恪守為民之責作為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的具體實踐,以創建全國最安全城區為目標,矢志不渝筑牢平安建設新防線,讓安全、有序、和諧、穩定成為市南最靚麗的底色。
- 浦發銀行青島香港東路科技支行、城陽支行獲評2024年度青島市科技金融特色支行
- 市北區54套租賃型人才住房啟動配租
- 涵蓋市南、嶗山、西海岸三大病區,青大附院心臟大血管外科年手術3000余例,用專業為區域心血管疾病患者健康護航
- 2024年全國體育場地面積達到42.3億平方米
- 約2億人次參與!2024年我國戶外運動線上消費總額超3000億元
- 截至2024年底,“十四五”時期我國體育健兒共取得519個世界冠軍
- 四輪驅動 多元激活——青島市南區暑期消費熱力圖鑒
- 青島故事|54歲大姨包水餃月入萬元,家庭地位都“變化了”!工廠每天生產海鮮水餃15噸
- 2013年至2024年中央財政累計安排學前教育轉移支付資金達2209億元
- 兩年化解288起矛盾,市南“小程工作室”成景區調解標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