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村民的“醫靠”!26歲孫志明畢業回鄉發展 大學生村醫在西海岸新區很“吃香”
半島全媒體記者 張昌威(受訪者供圖)
20多歲的年紀、大學畢業、專業出身……這些標簽,似乎與我們原有印象中的村醫形象相去甚遠,但這卻是西海岸新區不少鄉村衛生室“新晉村醫”的共同特征。7月3日,在山東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舉辦2023屆畢業生夏季校園雙選會,青島西海岸新區衛生健康局帶著15個社區醫生崗位參加。此前,西海岸新區衛生健康局已連續多年“定向招聘”鄉村醫生共計241人。正是這些新生力量的加入,改變了之前不少高齡村醫堅持工作,村醫隊伍知識結構老化、診療設備不會使用的局面。
那么,這些大學生村醫的加入,給村民就醫帶來了什么變化,他們在鄉村工作、生活得又如何呢?近日,記者來到西海岸新區鄉村衛生室,走近這些大學生村醫,一探究竟。
大專畢業返鄉當村醫
他是兩個村的家庭醫生
近日,記者來到西海岸新區六汪鎮崔戈莊村衛生室。衛生室坐落在六汪鎮六汪村崔戈莊網格黨群服務站,四間磚瓦房,按照功能分為診斷室、藥房等。
62歲的村民劉澤秀正找村醫孫志明看病,“平時身體哪里不好受就來找孫大夫看。跟他說說,根據他的判斷,看該吃什么藥。而且,孫大夫服務態度很好,有求必應。村里有這么個衛生室很方便,小病不出村,像我們年紀大的人在村里看病近便。”劉澤秀告訴記者。
今年26歲的孫志明,2019年畢業于山東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中醫學專業,是土生土長的六汪鎮人。當初選擇回村里工作,家里人很支持。平日里,孫志明一日三餐在家吃,晚上回家住。“大城市的生活也向往過,但不適合我,”孫志明說,“還是在這里好,本鄉本土,鄉里鄉親。”
整個村衛生室只有孫志明一個人,一年365天,每天都是他的工作日,連春節等節假日也需要值守。據了解,村衛生室覆蓋崔戈莊村和隔壁王家莊村兩個村的醫療衛生工作,孫志明也是這兩個村全體村民的家庭醫生,兩個村戶籍人口2400人,常住人口1100人。“平均每天來看病、拿藥的病號有20人左右,來量血壓和量血糖的就不算病號了。實在出不了門的村民,還需要上門服務。”孫志明說,“基層衛生室治療的都是一些基礎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的診療。醫院對村衛生室投入很多,讓村民盡量不出村,把病給治好。”
村醫采用的是“局里招、鎮上管、村里用”模式,平日里,孫志明接受六汪中心衛生院的管理。“我的工資按照醫院走,還有補貼。”孫志明和記者算了筆賬,“每月固定工資3600元,五險一金醫院給交著,公共衛生服務補助資金按季度考核,每季度一發放,今年前兩季度共發了4萬多元,還有一般診療費一年能有一兩萬,一年下來有十二三萬的收入。同齡人里,同等性質的工作,我的收入算是領先的。”
此外,根據《2023年青島西海岸新區衛生健康局公開校園招聘社區醫生簡章》顯示,受聘人員由區財政代償在學期間的學費、住宿費并補助生活費,其中專科生補貼37200元,本科生補貼62000元。因此,孫志明還拿到了在校學習期間補貼37200元。
在老家給人看病,剛開始,孫志明也有顧慮。“在家門口看病,要是給人處理不好,丟人真是丟到姥姥家去了。”但入職后,村民對孫志明的各種暖心之舉讓他很感動,送粽子、送自家種的杏子,還有結婚送喜糖的。“把你當家人那樣對待,被承認、被認可、被接納,非常暖心。”孫志明說。
說起對未來的打算,孫志明表示,打算繼續堅守在村醫的崗位上。“多學習知識。接觸的病人越多,越發現要學的知識很多,需要加強學習,提高自己的診療技術。我現在急需補充急診方面的知識,下一步,六汪中心衛生院會對我進行3個月的急診培訓。”
不懼“冷板凳”
他把中醫當事業
西海岸新區招錄的大學生村醫絕大多數是大專生,只有3個本科生,1個碩士研究生,36歲的王國瑞就是那個研究生。
本科學的就是西醫的王國瑞與孫志明不同,兩人卻都不約而同地選擇基層醫療機構。“我本科畢業于齊齊哈爾醫學院臨床醫學專業,臨床醫學是西醫,但我在學習中對中醫漸漸產生了興趣,覺得專業應該往自己的愛好方面發展,就報考了中醫的研究生。”2018年,王國瑞碩士畢業于山東中醫藥大學中醫內科學專業,參加醫師規范化培訓1年后,2019年參加西海岸新區組織的大學生村醫招聘,來到西海岸新區薛家島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以下稱薛家島醫院)及其所轄衛生室工作。
碩士畢業,為啥會選擇到街道衛生院工作?這是王國瑞經常被問及的問題。“我覺得從醫,尤其是中醫,在哪干不太重要。中醫與西醫不同,西醫需要大型的儀器設備,你離開醫院就沒法干了。中醫需要把脈,需要醫生自身的學識就可以了。”王國瑞說,“另外,我是把中醫當作事業。如果把中醫當成職業的話,更多考量在一家大一點的醫院,大一點的平臺。如果把中醫當成事業的話,就不需要考慮其他的,能給人看病治病就可以。基層是中醫成長的沃土,用純中醫看病,基層有很好的成長環境。”畢業時,王國瑞的同學多數去了三甲醫院,少數同學去了區級醫院,只有他一頭扎到了街道衛生院。
別看現在病人排隊等著看他的號,王國瑞剛來到薛家島醫院中醫科時,也坐了一陣冷板凳,“都是一個傳一個,多數人是親戚朋友介紹過來的。一個病人看好了,介紹其他人過來,日積月累,來看病的逐漸多起來了。現在周末時,一天要看100多個病人,平時工作日一上午時間也得看三五十個病人。”
醫院負責人告訴記者,現在王國瑞已頗有名氣,很多慕名而來的人,既有街道的居民,也有西海岸新區其他街道的居民,還有青島市區的居民專門找過來的,甚至還有省外慕名而來的。
村醫的工資與工作量、門診量掛鉤,隨著來就醫人數的增長,王國瑞的工資也水漲船高。王國瑞說,他每月的工資已從2019年剛來時的四五千元,漲到了現在的2萬元左右。
除了在薛家島醫院看病,每周有一至兩天,王國瑞會到薛家島醫院下轄的山里社區中心衛生室坐診。山里社區中心衛生室沒有常年固定的坐診醫生,而是由薛家島醫院的多名醫生輪流坐診。“山里社區的村民很認可中醫,挺多人去看中醫。”王國瑞說,“衛生室也以中醫為主,發展中醫針灸、理療,開的也多是中藥。而且,基層歷來就是中醫成長的沃土,古代的大名醫,都是從民間干起來的。”
業務能力被認可
最多一天看近200病人
“王國瑞是我們中醫科入職最晚的,卻是病號量最多的。”薛家島醫院中醫科主任田愛苗對王國瑞的能力非常認可,“王國瑞是研究生學歷,學問、學識優勢凸顯,尤其中醫經典用得多,看病也是用經方小方。平常他不善言談,就靠療效,找他看病的病號越積累越多,醫術是一方面,醫德也很好。”
“王國瑞擅長開小方,這是他的用藥習慣。”田愛苗說,“他有這個本事,讓病人少花錢把病看好了,無形中就給病人減輕負擔了。”
與醫院的平臺優勢相比,得到患者認可更重要,“王國瑞來到醫院后,通過自身的喜歡與學識慢慢贏得了患者認可,最多的時候一天看近200個病人。而且他去醫院下設衛生室坐診時,找他看病的人,比在醫院的時候還多”,馬坤表示,醫院在績效分配上,也更朝臨床一線傾斜,隨著業務量的增加,王國瑞的月收入也有了提高。最近醫院擬招聘一名中醫崗位事業編制,醫院也鼓勵他報考,“王國瑞認可我們醫院,如果考上了編制,他更能在醫院踏踏實實地干下去,更好地給居民服務。”
據介紹,為留住大學生村醫,西海岸新區在招聘時更傾向選擇本地大學畢業生。在安排工作地點時,也盡量根據畢業生的家庭地址就近分配。目前,西海岸新區招錄的241名大學生村醫中三分之二是本地人。
為給大學生村醫創造更多學習提升的機會,西海岸新區財政設立專項資金,除區內定期開展業務培訓外,每年還會遴選大學生村醫到青島市有教學資質的醫院或培訓基地學習,重點培養大學生村醫的全科醫學理念、實踐操作技能、基層適宜技術等。
- 青島市區今日多云轉晴,最高氣溫30℃,最低氣溫26℃
- 身邊的醫靠 | 耄耋老人腸癌急危,跨院接力跑出生命加速度!醫患溫情故事邀您分享
- 國足公布東亞杯26人大名單
- 身邊的醫靠 | 5歲燙傷女孩被遺棄,13 位護士 “媽媽” 照顧 300 多天!醫患溫情故事邀您分享
- 國足公布東亞杯26人大名單,青島籍門將薛慶浩首次入選
- 青島今天陰有陣雨或雷雨轉多云,有輕霧,市區最高氣溫26℃,最低氣溫24℃
- 青島今天陰有陣雨或雷雨轉多云,市區最高氣溫26℃,最低氣溫23℃
- 青島今天多云間陰有陣雨,有輕霧,最高氣溫26℃,最低氣溫23℃
- 青島今天多云間陰有分散性陣雨,市區最高氣溫26℃,最低氣溫22℃
- 今日辟謠(2025年6月26日)